遊艇之旅--南海四島
由於行前完全沒有計畫要到哪個離島﹙姑且稱之『心知所向』﹚,
所以到了澎湖後考慮了幾天,翻遍了導覽書籍;而個人的看法是這樣的:
↑位於馬公的南海遊客中心。由於旺季的時候團體旅客非常多,所以最好前一天先打電話確認預約狀況。
|
![]() ↑岸邊就立著望安綠蠵龜保護區的告示牌,想到這幾年澎湖保育概念的發揚與深耕,因此心情十分愉快。
|
![]()
↑我是搭海安12號,船票金額是700元;除了桶盤嶼外,其它島嶼還要另外租機車或搭巴士;每人每島還要再花150元。
|
![]()
↑搭乘快艇的話,從馬公到最遠的七美約需七十分鐘,整天的行程約8個小時左右。
如果可以,建議早上出發要坐左邊位置,回來要坐右邊,這樣才不會曬到太陽。
因為回程的時候,海面上的太陽可以用「毒辣」來形容,沒有海風+船上沒放冷氣,我只能安慰自己說:
|
↑第一站桶盤嶼,這是碼頭遊人如織的盛況。因為整艘船只有我一個散客,所以我只能偷偷聽別的導遊介紹。
|
↑岸邊賣的鯊魚皮乾。
|
↑桶盤嶼步行只有一小段,行程輕鬆不趕,逗留時間約40分鐘。
|
↑島上是由玄武岩所組成,因此房子的建材也就地取材。
|
↑登高俯看整個港灣的景色。
|
↑滿山遍野的龍舌蘭。BC,希望你看了不會流口水...
|
↑快艇在岸邊畫起了一道美麗弧線。
|
↑島上的地形南高北低,因此夏天吹不到東南風而十分炎熱。不過因為現在還早,所以沒什麼感覺。
|
↑要看澎湖最壯觀的玄武岩地形,就要到桶盤嶼。
|
↑風化的玄武岩會掉落至海邊,新一點的就如同這顆光滑,像是頂石凳子。
|
↑整片的柱狀玄武岩,看起來像是希臘羅馬的神殿石柱。
|
↑其實這些奇岩怪石也不是很乖的杵在那邊,它們常會因天候或地震崩塌;因此在觀看時,還是得留意落石,不要靠的太近了。
|
↑石蓮花…漲潮看不見了@@
|
↑為了捕捉壯麗的美景,不顧風沙在海邊換了廣角鏡。 突然想到,如果是內建除塵的機型就好了﹙像是D90、D300﹚。
|
↑到此一遊的照片還是想法子留一張,反正長的不帥,就不用擺POSE了。
(幹嘛外出旅遊滿腦子都在想照相器材啊?!)
|
↑走到盡頭就原路繞回,從石階往上走。
|
↑仙人掌與藍海,共同點是都可以拿來形容女孩。
|
↑老舍頹倒,舊牆形杳。
|
↑對許多離島來說,廟宇不僅是鎮上的重心,也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築所在。
|
↑一路停下來拍照,到了岸邊所剩時間已經不多。本想買支仙人掌冰來驅暑的。
以上就是第一站的桶盤嶼之旅。 |
↑第二站是虎井,因為沒有跟團,所以就獨自四處走走。
|
↑就在我掏錢買仙人掌冰的時候,同船的阿桑買三送一,於是請我一支。 |
↑同船的人都搭車登高去了,我獨自一人在碼頭邊找尋照相的題材;這是佩帶「虎井觀音廟」旗子的漁船。
|
↑我搭的海安拾貳號快艇,強調一下,沒有冷氣。
|
↑這裡有不少蜈蚣,島上居民將其泡到高粱酒後,聽說可以治療風濕關節痛。後頭阿伯的動作,讓人不禁回想起 Michael Jackson 的招牌動作。
|
↑仙人掌果實和貝殼珊瑚,就可以擺攤。
|
↑在警察局門口貼著尋人啟事,雖是好事一樁,不過當下我卻閃過一個念頭:
|
↑島上最熱鬧的街道…
|
↑虎井嶼的地名傳說是島的東南側,曾有隻老虎躲在枯井中而得名。
|
↑揩油…
|
↑還記得這四大門神嗎?
|
↑島上成排的出租機車。
|
↑遠處的山頭也是玄武岩,大部分的人都跑去看了。為了省下120元的租機車費﹙停留約40分﹚,這樣是否值得?
|
↑島上的資源有賴交通船,瓦斯桶上岸後,連忙用兩輪手推車來運送。
以上就是虎井嶼之旅的經過。
|
↑望安的人口比較多,所以公共建設也比較健全;這是望安消防局。
|
↑這是綠蠵龜保育中心前的路標,雖然只有一條主要的環島幹道,但因為沿路沒有指標,所以一個人騎機車時, 我還屢屢停下來用相機來放大這張 地圖,免得迷了路。 因為若是單獨一個人趕不上船的集合時間,在船夫不會清點人數的情況下,被放鴿子就糟了。
|
↑民國91年﹙2002﹚的「重大」橋樑工程,要連結望安和將軍。
|
↑這是在島上騎機車的甲種服裝,事實上在這幾天的澎湖遊,我的穿著差不多就是如此。
特別是戴了口罩後,只要看到雙眼皮+長睫毛,我就會認為對方是個帥哥美女。 |
↑這個釣魚人的裝置藝術,讓我想到了電影「透明人」。
|
↑在兜了一大圈後,終於發現了花宅古厝。原來上岸後要往逆時鐘方向騎,才會先到這裡。
|
↑此地人口早在台灣光復前即已外移,在無人翻修的情況下,時光就被凍結在當初的樣貌。
|
↑「中社古厝」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海邊聚落,因為整個區域由「大花宅」和「小花宅」所組成,因此一般人習慣稱此為花宅。
﹙花輪還是花媽啊﹚
|
↑最有名的建物,當屬這維持狀態最好,也是最為豔麗的曾家。在一片紅灰建物中,顯得格外搶眼。
|
↑為了拍到全貌,我又換上廣角鏡頭。雖然拍到靜空的畫面,但我還是比較喜歡這張有人入景的感覺。
|
↑側邊取景看起來也不錯,只是牆上那現代的排油煙罩有點不搭。
|
↑電影「桂花巷」中,陸小芬曾在這個「張家公井」邊洗澡。 |
↑盛陽下人人撐起艷傘,把曾家的美麗屋瓦給矇蔽了。
|
↑當喧嘩的人群走了後,唧井幫浦又可以伸臂舒筋骨了。
|
↑打造這座「張家公井」的人家,想必是心腸好的慈善家。謝謝您的義舉!
|
↑天氣懊熱,於是向阿婆買了瓶結冰的無糖仙人掌汁。嚐起來沒有特別的味道,只有黏黏的口感。反正是要解渴,清新如是倒也不賴。
|
↑超廣角鏡用來描寫這條巷道,把十米遙的阿嬤延伸為百米距。
|
↑每次看到有海水淡化廠,心裡總是會為離島居民感到高興。 最近幾天看到新聞說台灣本島各大水庫已見水荒,想到是不是也該未雨綢繆,先蓋幾座海水淡化廠以應未來天候的改變 ?
|
↑「網垵口」是望安島南方的最大聚落,也是「望安」地名的由來。﹙台語發音相同﹚
|
↑因為自拍設定只有5秒,所以忘了縮小腹@@
(…廣角鏡!一切都是廣角鏡邊緣變型的關係!)
|
↑看看錶還有時間,所以到郵局寫張明信片寄回家給自己。
|
↑正面﹙地址修掉了﹚與內文。
至於左上角寫的亂七八糟這回事,我認為這是滿頭大汗加上時間緊迫所造成的影響…
|
↑郵局的正對面就是這片海,對於都市的我們而言,應該會覺得在這裡上班心情會很好。
|
↑因為計畫要留肚子到下一站的七美吃越南大骨麵,所以現在餓的咕嚕叫。
|
↑老闆娘熱情地拿出剛蒸好的黑糖粿請大家吃, |
↑我找了個陰涼的候船處坐了下來,打開仙人掌汁,配上一個熱騰騰的黑糖粿。
不知是不是餓的緣故,這個粿不僅有著濃濃的黑糖香,還有超Q的彈牙嚼勁!
以上就是望安的遊記。
|
↑從望安到七美的航程中,雖然是晴朗的好天氣,浪頭卻大的很。因此船上的旅客各個緊握前排椅背,深怕一個踉蹌敲到頭。
|
↑來到七美後,可向碼頭的機車出租業者要一張地圖﹙其實是入場劵﹚。
|
↑上岸後往右邊山坡上騎,不久就可以來到七美人塚。
|
↑入內後的全貌。
|
↑幽幽的香爐,陳述著一段動人的往事。
|
↑如果有意前往祭拜,供品也跟一般拜拜不大相同;可以用粉餅、毛巾和項鍊等女性用品較合宜。
|
↑民國78年所立的石碑,上書有七美人塚事蹟簡介。
|
↑這正是從投井自盡所在之處,四周所長出來的七株香花樹。 |
↑參觀完步出園區,看到這個有趣的價目表。
|
↑第二個景點來到望夫石,相傳早期的七美男人因為多以討海來謀生,出海後因船難而一去不返。
|
↑七美海岸常有美景,奇岩怪石與藍海相映,騎機車隨時可以停下來欣賞。
|
↑島上四處都是放養的黑山羊,點綴於山坡草地間,頗有海島悠閒的風貌。
|
↑這裡稱為「下巷」,沿岸地帶因海蝕作用而形成兩個缺口,就像是個巷道。 |
↑「大獅風景區」裡,右邊是塊因長年風化,而似望海的雄獅。
|
↑左側則是一伸入海中的岩脈,因為綿延彎曲而似搶珠的蜿蜒巨龍。
|
↑大廣角可以把神龍猛獅一塊入鏡。
|
↑風景區裡亮眼的阿桑遊客,頗有電音迷幻感。
|
↑由於七美是由火山熔岩形成的島嶼,玄武岩層經千萬年的海蝕,而形成各種地形地貌。
|
↑路旁的「小羊出沒」指示牌。
|
↑有彩龍裝飾的石敢當,一般都是為了鎮住狂風用的。 |
↑終於到了最重要的大景點「雙心石滬」。 所以才可以寶覽它的全貌。
|
↑不管是漲潮時沒入水裡的藍寶項鍊,還是退潮後的碎鑽項鍊;這個無心插柳的傳統捕魚方式,不僅成了男男女女的旅遊聖地,也成為文化景 觀保護區。
|
↑為什麼說「無心插柳」?
|
↑七美再見~! |
![]() |
![]() |
![]() |
![]() |
請用1024*768瀏覽,檢視字型大小調整為「適中」
所有權聲明:圖、文部份,皆為"鶴齋藏書"® 所有,未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或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