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魚四館
![]() |
||||||
海洋堂 | 新江ノ島水族館への誘い 2 | 無葉吻鮋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ナミダカサゴ | |
學名Rbinopias argoliba,日文名「淚笠子」。學名中的「argon」為銀色之意,「liba」則是淚。其眼睛下方銀白的線條,看來就好像流淚的模樣。鮮紅的體色,正說明了其生存環境是深海。Discovery說,由於海水折射陽光紅外線的關係,許多深海或是夜行性魚類都是以紅色為主要體色。 |
![]() |
||||||
Yujin | こどもの事典大百科 | 黑鮪魚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まぐろ | |
為各位介紹容易被忽略的動物蛋玩系列——「ストラップスペシャル」。雖然名為給小孩子玩,但製作上卻一點也不馬虎!一面是塗裝不差的黑鮪魚,另一面卻是說明各個部位:背部、鰓邊、大腹肉和中腹肉。 |
![]() |
||||||
Yujin | こどもの事典大百科 | 河豚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ふぐ | |
可愛的虎河豚,令人想起澎湖的河豚燈籠。解剖圖標示了有毒的肝臟,與可食的部份。﹙肉與俗稱"白子"的精囊﹚ 日本不愧為將蛋玩發展至爐火純青的國家,連教育都可以用如此活潑的教具來啟發孩童。以「こどもの事典大百科」為名的不計其數:SPORTS 大相撲入門 、神機雷鳥號大圖解、足球入門、人体解剖図鑑2…,真是五花八門包羅萬象。 |
![]() |
||||||
フルタ製菓 | おもしろ動物編 第7弾 | 翻車魚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マンボウ | |
早期的曼波魚作品,可以保留當時的製作技術說明。左右不對稱的分割方法,奇怪的塗裝顏色…。話雖如此,「有趣的動物第6與第7」兩彈,現在的市場價格卻高的嚇人… |
![]() |
||||||
海洋堂 | 科博所蔵品再現モデル | 翻車魚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マンボウ | |
其實翻車魚還有一種,就是尾後端具矛狀突出的「矛尾翻車魨」。 成魚偶會躺在水面上,而成為捕魚人的箭靶;母魚可產下3億顆的卵。 |
![]() |
||||||
海洋堂 | 日本水族館立体生物図録 | 木下隆志 | 曲紋唇魚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メガネモチノウオ |
本系列全名為「カプセルアクアリウム 日本水族館立体生物図録」,是由新江ノ島水族館、大洗アクアワールド、しながわ水族館、アクアトト岐阜、しものせき海響館,5間水族館所推出的館內限定扭蛋。不過我習慣稱它為「江之島3」,畢竟是由江之島水族館炒熱的。
本魚又名拿破崙、蘇眉,屬隆頭魚科。幼魚為淺綠色,且每一鱗片均有黑紋;漸漸魚體後半部會成為波浪狀 橫紋。老成魚才會額頭隆起,眼後長出兩條黑紋﹙鏡框﹚。
這是ka009ka的第三隻拿破崙魚,可見牠在日本是很受歡迎的。其實港台也極受歡迎,但卻是吃掉牠;過度捕撈已經造成絕種的危機。 |
![]() |
||||||
海洋堂 | 日本水族館立体生物図録 | 田熊勝夫 | 花斑擬鱗魨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モンガラカワハギ |
又名小丑砲彈。第一根背鰭棘能夠直立頂住洞穴,來防備敵人攻擊。又是款熟面孔,但是砲彈科膚質的表達與珊瑚底座卻使本作生色不少;可惜沒把滿口利牙表達出來。 |
![]() |
||||||
海洋堂 | 日本水族館立体生物図録 | 田熊勝夫 | 揚旛蝴蝶魚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トゲチョウチョウウオ |
又名人字蝶、白刺蝶。體側人字形相交為其最大特徵,頭部的黑眼帶,與背鰭上的黑色假眼斑,可做為欺 敵用。 水族館沒有蝶魚,讚嘆聲會變少;珊瑚礁少了蝶魚,就像天空不再有彩虹。
本作的魚鰭出現令人訝異的懶惰表現——請看第5 張,魚鰭沒有張開,而是連在魚身上。
ka009ka為此節省成本的造模現象,取了個綽號叫「懶鰭(Lazy Fin),簡稱LF」。 |
![]() |
||||||
海洋堂 | 日本水族館立体生物図録 | 松本榮一郎 | 側帶擬花鮨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スミレナガハナダイ♂ |
又名紫方斑花鱸。成魚都為雌性,然後再由群體中最大的一隻變為雄性。本作品是雄魚美麗的顏色,也將鮨科的嘴型刻劃的棒極了;魚眼睛的部份也相當迷人。 作品為1/2比例。 |
![]() |
||||||
海洋堂 | 日本水族館立体生物図録 | 松本榮一郎 | 黑身管鼻鯙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ハナヒゲウツボ |
俗名五彩鰻,前鼻孔呈葉狀突出,下頜前端具3根肉質觸鬚。為什麼會有像花一樣的管狀鼻孔延伸,至今仍然不明。成長時也有變性的現象,作品為雄性。 由藍色當做基調,再塗上黃色,這種塗裝方法個人不是挺喜歡。作品為1/10比例。 |
![]() |
||||||
海洋堂 | 日本水族館立体生物図録 | 木下隆志 | 翻車魨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マンボウ |
只吃水母的溫和巨獸,又再度成為蛋玩的角色。這一次到日本「取材」,終於得以近距離觀察。 呆呆的眼神,不成比例的鰓孔,非常理中的鰭…再怎麼觀察都不像是魚類;卻又頗受日本大人小孩的喜愛。 本作也中了毒——懶鰭現象出現在左胸鰭。作品為1/35比例。 |
![]() |
||||||
海洋堂 | 日本水族館立体生物図録 | 木下隆志 | 庫達海馬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オオウミウマ |
體色多變,從黃、褐、黑、橘紅都有。生活於藻類或海草茂盛的海域,尾部才得以捲繞。
塗裝與姿態都很棒 ,特別是尾巴捲住珊瑚的描寫。作品為1/3比例。 |
![]() |
||||||
colorata |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 鰹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カツオ | |
日名也是鰹,英名Skipjack Tuna,平均身長約40~80公分,分布於世界的溫、熱帶海域。最大全長可達1.2公尺。炸彈似的流線體形,能在海面快速游泳;因為有著特別的血管構造,所以體温能保持比海水温度要來的高些。本作模型不差,一樣是上色敷衍了些。
海水魚廣泛分布於世界的海域,種類約有15000種。因為寒流與暖流都流經日本列島,所以有各式各樣的海水魚。這個由c社出品的海水魚盒,外型其實不差,但塗裝與材質方面,總是不免要嘀咕一下。 當中幾個作品細心的做了與食性相同的主題場景,解釋到生態的部份,為其用心之處。 |
![]() |
||||||
colorata |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 鯖魚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マサバ | |
日名真鯖,英名Pacific Mackerel,全長約40公分。成群結隊的迴游於沿岸表層的黒潮。 作品的顏色相較於原色系列,個人認為是比較自然的。ka009ka很愛吃鹽醃鯖魚,煎的油油香香後配上地瓜粥,真是太棒了! |
![]() |
||||||
colorata |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 鬼頭刀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シイラ | |
日名鱪,英名Dolphine Fish,最大全長約兩公尺,廣泛分布於全世界的溫熱帶海域。成熟的雄魚會有隆起的額頭,因而有「鬼頭刀」之名。食物為沙丁魚、飛魚等 。 早期松村老師的GK作品還有鬼頭刀出現,但到了近期卻很少看到。作品應該在體型上再加大些,看起來會比較有張力;而塗裝似乎也有些太艷麗而不真實。 |
![]() |
||||||
colorata |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 翻車魚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マンボウ | |
日名翻車魚,英名Ocean Sunfish,最大全長約3公尺,分布於世界的溫、熱帶海域。稚魚時和一般魚沒有兩樣,但隨著成長尾鰭會漸漸消失。 終於有一款作品,把翻車魚的食性表達出來了(雖然水母做的有些遜)。 |
![]() |
||||||
colorata |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 黑鮪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ホンマグロ | |
日名本鮪,英名Bluefin Tuna,最大全長達3公尺,分布於世界的溫、熱帶海域。流線的體型、新月般的尾鰭、細長的胸鰭、背鰭與腹旗,為的就是把阻力降至最低。因此泳速驚人,時速可達60公里。為了覓食可以不分晝夜不用休息。 |
![]() |
||||||
colorata |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 石狗公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カサゴ | |
日名笠子,英名Scorpionfish,全長約20~35公分,分布於北海道以南沿岸。食物以小型魚、蝦蟹類為主,習慣於夜間出來覓食。卵胎生一次可產數萬條仔魚。 加上底座之後,讓平淡昇華為燦爛。 |
![]() |
||||||
colorata |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
虎河豚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トラフグ | |
日名虎河豚,英名Tiger Puffer,分布於,最大全長約75公分。肝臟與卵巢帶有劇毒,但特有的美味,仍使許多饕客「拼死吃河豚」。 看了一篇報導,說是只要在養殖過程中,不要讓牠吃到某樣餌料,「就可以生產出連肝臟也可以吃的無毒河豚」。 雖然這對一般民眾算是個好消息,但可急壞了那些以處理河豚,擁有執照的料理師傅,以及日本最大虎河豚產地下關市的居民們。 底座與魚體的塗裝似乎過於花俏而讓人眼花撩亂,所幸「專注地搜尋海螺」這個動作把質感拉了回來。 |
![]() |
||||||
colorata |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 比目魚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ヒラメ | |
日名鮃,英名Bastard Halibut,生長於水深100至200公尺的砂質海底。平均全長約40公分,雉魚時眼睛還位於身體兩側,隨著漸漸成長,兩邊的眼睛會變成同一邊。 作品的另面(貼沙那一邊)塗裝很遜,只用了單一種白漆來帶過。 |
![]() |
||||||
colorata |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 棘綠鰭魚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ホウボウ |
|
日名竹麦魚、魴鮄,英名Gurnard,棲息於20~600公尺深的砂泥底。全長約25~40公分,如扇子般的大胸鰭,有著漂亮的藍色邊緣與斑點。利用胸部如手指般的軟條鰭,在海底做爬行。 |
![]() |
||||||
colorata |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 秋刀魚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サンマ | |
日名漢字也是秋刀魚,英名Pacific Saury,最大全長約40公分,分布於日本至美西沿岸的太平洋北部海域。捕魚時通常利用牠的向光性來做漁船捕撈。 滲色與制式化的上色,是本系列最大的致命傷;雖然原型做的不差,但輕率的塗裝總讓人覺得可惜。 |
![]() |
||||||
colorata |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 鯛魚(嘉鱲)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マダイ | |
日名真鯛,英名Japanese Red Sea Bream,最大體長可達1公尺,廣泛分布於台灣、東海南海、日本與朝鮮周邊海域。 在日本飲食文化中,兼具姿態、顏色、味道而稱為「魚之王」。 為了表現牠的食性,底座勉強的做出一隻沙蠶。雖然立意很好,但總感覺「這隻沙蠶沒事幹嘛跑出沙層,活的不耐煩了嗎?」 由於海洋堂的天然紀念物與Yujin的海水魚系列所出的鯛,都已經具備了相當水準;所以本作的表現當然就被比了下去。 |
![]() |
||||||
colorata |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 飛魚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トビウオ | |
日名也是飛魚,英名Japanese Flyingfish,分布於太平洋沿岸、東海與黃海一帶。平均全長約35公分。利用尾鰭來拍打水面,再利用巨大的胸鰭,最遠可以滑行400公尺。 這個海水魚盒所附的底座,除了少數幾隻有專用場景外,其餘皆使用這種支撐棒可自由裁剪長短,以及有三個孔洞位置的支撐座;因而可以配出這種「鬼頭刀捕飛魚」的場景出來。 |
![]() |
||||||
colorata |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 遠東擬沙丁魚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マイワシ | |
日名真鰯或真鰮,英名Japanese Pilchard,分布於台灣到鄂霍次克海的沿岸海域,最大全長約25公分。體側有數個並列的黑點,以浮游生物為食,多以製成魚粉當飼料。大量捕撈的結果,近年來漁獲已經銳減。因為屬於食物鏈底層,所以也代表很多動物將缺乏食物來源。 作品無論是大小或外型,在本作中都屬於「少了這隻也不會發覺」;彷彿是為了強調日本第一平價國民魚而存在。 |
![]() |
||||||
colorata |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 竹莢魚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マアジ | |
日名真鯵或真鰺,英名Japanese Horse Mackerel,台灣俗名巴攏、瓜仔魚。分布於日本朝鮮沿岸、東海與南海。體側有著亮晶晶的映棱鱗,喜歡群聚而游,20℃以上水溫會顯得活潑。雉魚會在飄流木或浮藻下成長。 在本系列中無論是外型與上色,都相當討喜。 |
![]() |
||||||
colorata | ソルトウォーターフィッシュ | 旗魚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マカジキ | |
日名真梶木,英名Striped Marlin,最大全長約3.8公尺,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的溫熱帶海域。利用如劍般的上顎,來捕食各種魚類。 為了保護那長長的劍狀上顎,本作的包裝還特地用了塑膠盒來固定形狀。可惜拆封拍照時,還是歪歪的。整體造型不差,惟塗裝上差了些;特別是眼神的部份呆滯。 |
![]() |
||||||
EPOCH | マグロ&広大な海に棲む生き物 | 判治 靖郎 | 黑鮪魚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クロマグロ |
史上最傳奇的動物蛋玩系列之一,相鄰的兩彈沒有全新角色過。對於收藏者而言,到底是要視為搶錢,還是不夠誠意?這次登場的是黑鮪魚,隱藏版則是異色版。 |
![]() |
||||||
奇譚クラブ |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海洋Ⅰ | KOW | 曲紋唇魚(蘇眉)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メガネモチノウオ |
與生息相關的底座,再加上木頭質感的解說牌底座;讓這個新公司的首發,不僅讓人耳目一新,也有那物超所值的滿足。 |
![]() |
||||||
奇譚クラブ |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海洋Ⅰ | KOW | 公主小丑與藍魔鬼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カクレクマノミ&ルリスズメダイ |
「海洋」這系列有趣的現象,也出現於隱藏版。仔細看看本作的成員,都有可能是隱版人選,為何獨鍾於外型最小的小丑魚? |
![]() |
||||||
奇譚クラブ |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海遊館ミュージアム | KOW | 曲紋唇魚(蘇眉)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メガネモチノウオ |
Taras Grescoe所著「海鮮的美味輓歌」中是這麼形容牠的: …重量可達180公斤,體長達180公分。潛水員都相當喜歡這種魚,因為牠們就像好奇又友善的狗兒,會啄食潛水員手掌上的食物。大頭凸眼又板著一張臉,曲紋唇魚肥厚的嘴唇,就像好萊塢那些對膠原蛋白求之若渴的女明星。這種魚的嘴唇在中國餐廳裡尤其受到重視,一份的賣價可達兩百五十美金…。
尾部與水槽的隱形聯接非常棒,讓它有種真正的漂浮感。不過這個姿態我好像裝錯了,魚頭應該再往上揚才對。體態優美、塗裝美麗的無與倫比。 |
![]() |
||||||
海洋堂 | 日本水族館立体生物図録 第2巻 | 田熊勝夫 | 白鱘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シロチョウザメ |
鱘魚是一種硬骨魚,和鯊魚並不相同。牠是種特色類似鯊魚的古老魚類,體側有著蝴蝶形的骨板。和鮭魚一樣,會在淡水領域產卵,日本已經滅絕。因為具有生產高級魚子醬的能力,人工養殖在世界各地都能見到。具很長的壽命,長度可達6米,是最大的硬骨魚。 中規中矩的作品,側邊的骨板與背部表現的不差。 |
![]() |
||||||
タカラトミーアーツ | 不思議生物大百科 深淵の放浪者 深海魚 | 神女底鼬鳚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ヨミノアシロ | |
神女底鼬鳚(Abyssobrotula galatheae)是棲息最深的魚,同科的許多種魚類,都是海中棲深度相當深的魚。生物史上初次發現此種魚是1913年,1952年在丹麥的調査隊發現一隻20公分的個體,於大西洋的波多黎各海溝水深8370公尺的超深海採集到標本。棲息海域環境若與陸地環境相比,深度已與聖母蜂的高度相去不遠。
作品平淡而立體感稍嫌不足,是本系列稍弱的一隻。話雖如此,ka009ka還是給本深海魚系列極高的評價與掌聲。因為一來介紹深海魚的立意頗佳,二來是參考資料缺乏,可能都只靠網路上的影片,就可以做出立體模型出來…真是太強了! |
![]() |
||||||
タカラトミーアーツ | 不思議生物大百科 深淵の放浪者 深海魚 | 變色隱棘杜父魚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ニュウドウカジカ | |
變色隱棘杜父魚(又名水點魚 Blob Fish/ Blob sculpin),學名Psychrolutes phrictus 。這種底棲性的魚生活在水深800至2800公尺間的日本,白令海峽到美國加州也都有捕獲的紀錄。頭部和身體覆蓋著小小的絲狀贅疣。背鰭有8個硬棘和19至20軟棘,臀鰭有12至14支軟鰭。以甲殼動物、軟體動物與海膽,來餵飽長達90公分的身軀。
本系列的隱藏版,正是此種魚的標本。看著本作的照片,讓ka009ka想到動畫「我們這一家」的花媽剃了光頭… |
![]() |
||||||
タカラトミーアーツ | 不思議生物大百科 深淵の放浪者 深海魚 | 皺鰓鯊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ラブカ | |
皺鰓鯊(又名擬鰻鮫,學名Chlamydoselachus
anguineus)為一種原始的鯊魚,是軟骨魚綱六鰓鯊目皺鰓鯊科的皺鰓鯊屬下的唯一種鯊魚。因其腮間隔延長且有褶皺互相覆蓋,因而得名。皺鰓鯊現存數量很少,主要分佈在挪威到南非的大西洋東部,日本到澳大利亞的西太平洋,以及美國加州到智利的東太平洋地區。
本作是系列中個人最喜歡的一隻,姿態鮮活且具有游動的律動感;重點是把最具特色的三叉型牙齒也給帶到了。
↑ Chlamydoselachus anguineus1 by Discovery Communications |
![]() |
||||||
タカラトミーアーツ | 不思議生物大百科 深淵の放浪者 深海魚 | 疏刺角鮟鱇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チョウチンアンコウ | |
日文名提灯鮟鱇,
台灣俗名深海鮟鱇,大陸名「多指鞭冠鮟鱇」。 雌雄雙型,雄魚有如侏儒般短小,但不行寄生生活。廣泛分佈於部份之世界三大洋。台灣曾經於東港採獲,但標本現已遺失。
作品的猙獰面孔,足以讓小幼童做惡夢,老阿婆唸阿彌陀佛;不過這就是深海魚的迷人世界ーー未知卻又跳脫人們對魚類外型的主觀意識。 因為鮟鱇魚的雌雄體型相差懸殊,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若看到外型是婆大公小的夫妻,ka009ka心中就會有「啊,鮟鱇魚夫妻」的OS。(失禮了…請見諒) |
![]() |
||||||
タカラトミーアーツ | 不思議生物大百科 深淵の放浪者 深海魚 | 大鰭後肛魚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デメニギス | |
大鰭後肛魚又叫管眼魚,學名是Macropinna
microstoma,最大特徵為頭部前端呈透明,管狀的眼睛可在頭內轉動,偵測掠食者及獵物。
作品已經從深海魚極少的參考資料中,把各種特徵都表達到了;而這種需要嵌上透明零件的,想必讓製作過程又多了些麻煩吧?
↑影片 "Macropinna microstoma: A deep-sea fish with a transparent head and tubular eyes" by MBARIvideo
|
![]() |
||||||
タカラトミーアーツ | 不思議生物大百科 深淵の放浪者 深海魚 | 皇帶魚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リュウグウノツカイ | |
日文名「竜宮の遣い」意思就是「龍宮的使者」。學名Regalecus
glesne,又稱勒氏皇帶魚,俗名龍宮使者、白龍王、龍王魚、大帶魚、大鯡魚王、搖槳魚、地震魚,為輻鰭魚綱月魚目皇帶魚科的其中一種。 (以上文章出自 維基百科)
作品是本系列塗裝最搶眼華麗的,絲狀鰭條頗有威風凜凜之感,動作也頗能表達出帶狀魚體的優雅;不管是精緻與塗裝都是上品。 唯一不滿的是體長似乎不足,照比例來看,應該還要多做出繞一圈才是。 ( 佐證是論壇裡的 池袋Sunshine水族館 一文)
↑附上一段深海魚影片當作結尾, "Strange fishes after Tsunami " by newsflash4u 有一隻的外型讓人嚇了一跳,因為就跟蛇頸龍差不多。
|
![]()
|
||||||
海洋堂 | アクアテイルズ ポリストーン版 | 菅谷中 | 曲紋唇魚(拿破崙鯛)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ナポレオンフィッシュ |
曲紋唇魚棲息於熱帶海域,是隆頭魚科中最大的品種;文獻上大魚甚至超過兩公尺。鮮綠的體色與臉部上的迷宮紋路是其特徵。 |
![]()
|
||||||
海洋堂 | アクアテイルズ ポリストーン版 | 山本聖士 | 腔棘魚(幼魚)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シーラカンス(稚魚) |
1938年的耶誕節前夕,32歲的瑪嬌莉.拉蒂瑪
(Marjorie C.Latimer)女士正擔任南非一個漁港小鎮的博物館館長,意外在好友,船長漢瑞克.辜森(Hendric Goosen)拖網漁船柰蓮號(Nerine)上發現一尾前所未見的怪魚。
塗裝尚可,不過多些層次或鱗片的乾刷,或許會更有立體感。鰭的末端因為材質的緣故,反而有種破碎而不規則的自然。 |
![]()
|
||||||
海洋堂 | アクアテイルズ ポリストーン版 | 松村しのぶ | 平鰭旗魚 (芭蕉梶木)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バショウカジキ |
學名Istiophorus platypterus
,為旗魚科旗魚屬的魚類,俗名雨傘旗魚;日文名稱因為如芭蕉葉脈的大背鰭而來。
若以一句話來評論本作的話,那大概就是 藝品的效果 > 擬真的程度 吧。 |
![]()
|
||||||
奇譚クラブ |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 小笠原 | KOW 木村和未 | 友禪蝶 &長硨磲蛤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シークレット ユウゼン&シラナミガイ |
英名Wrought iron butterflyfish & Elongated Giant Clam。友禪蝶(魚)是日本固有種,魚體長12~15公分,大多數群體棲息於小笠原諸島的珊瑚礁10公尺深之海域,全身披以黑白相間的網紋(友禪染)模樣;以底棲無脊椎生物與藻類為食。 長硨磲蛤以開口朝上的方式,附著於珊瑚礁間;並利用外套膜中共生的藻類,行光合作用後產生的營養來生長。因為貝柱有濃厚的海潮香,又具甘甜的味道;所以也常常被拿來食用。艷麗的外套膜具有茶色、巧克力色、綠、靛等色的多彩;加上貝殼表面那放射狀的鱗狀突起物,因此也常被拿來觀賞。既好吃又好看…所以已被華盛頓公約明訂為禁止進出口之物種。
整件作品主要顏色由黑灰構成,於是長硨磲蛤的藍色外套膜,和友禪蝶背臀尾鰭末梢的黃色,構成了分外搶眼的對比。 作品美的讓人驕傲,因為就是只要原價400日幣的一顆扭蛋,竟然可以讓人擁有這海洋的一小角。活水有魚網頁,除了販售用的PAPO恐龍館之外,本作是使用最多照片的… 隱藏版當之無愧! |
![]()
|
||||||
奇譚クラブ |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 鳥羽水族館立体コレクション3 | KOW | 環紋蓑鮋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ミノカサゴ |
環紋蓑鮋為鮋科蓑鮋屬下的一個種,又名龍鬚蓑鮋,為熱帶海水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模里西斯至日本南部海域,體長可達35公分,棲息在泥底質或岩石底質底層水域,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具有毒性,可作為觀賞魚。俗名獅子魚、長獅、魔鬼、國公、石狗敢、虎魚、雞公、紅虎。 |
![]() |
||||||
奇譚クラブ |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 鳥羽水族館立体コレクション3 | KOW | 龍王鯛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メガネモチノウオ |
龍王鯛是此類蛋玩常見的角色,而原型師kow又是此類作品的佼佼者;所以這回就偷懶跳過不寫報告了。因為比起報告這件事還有更重要的,希望這則新聞永遠讓我們記取教訓。
|
![]()
|
||||||
奇譚クラブ |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 鳥羽水族館立体コレクション3 | KOW | 公主小丑與海葵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カクレクマノミ |
眼斑雙鋸魚,又稱眼斑海葵魚,俗名為公子小丑魚或公主小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雀鯛科的其中一種。
有趣的是,本作明明就和奇譚海洋1為系列同款,但名字卻取的不一樣。 |
![]()
|
||||||
奇譚クラブ |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 鳥羽水族館立体コレクション3 | KOW | 珊瑚礁之海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サンゴ礁の海 |
想想看這作品的難度:魚兒選角、珊瑚選角、配色、構圖、走位、分模…,不僅要擺在一個蛋裡,組合完還要容納在小小的底座上。
厲害的是,如果您親臨現場,它的價格竟然不到台幣100元。(當然還要有幸運之神的眷顧) |
![]() |
||||||
いきもん | うみべのいきもの マグネット&ボールチェーン | KOW | 克氏海馬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オオウミウマ |
學名:Hippocampus
kelloggi,英名Great seahorse,
也稱大海馬、葛氏海馬、琉球海馬、線紋海馬,為一種近海暖水性魚類,屬於輻鰭魚綱棘背魚目海龍科海馬屬的其中一種。棲息在深水域的礁石區,以小型甲殼類或小魚為食,雄海馬腹部有育兒袋,會守護雌海馬所下的卵直至孵化。 |
![]()
|
||||||
いきもん | うみべのいきもの マグネット&ボールチェーン | KOW | 大斑躄魚 | 精緻度★★★★☆ | 塗裝度★★★☆ | クマドリカエルアンコウ |
學名Antennarius
maculatus,英名Warty
frogfish,又名五腳虎,為輻鰭魚綱鮟鱇目躄魚亞目躄魚科躄魚屬下的一個種。以小魚和蝦等為食,體長約2〜8公分。
|
若您是經由搜尋引擎轉介至此網站,請從原始連結點進入,才可看到美美的照片;並請按一下「重新整理」,謝謝!
所有權聲明:圖、文部份,皆為"鶴齋藏書"®,"活水有魚"®所有;未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連結或再製。
All shapes and portraits of copyright, owned by the original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