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東歐篇~寫在前面 鹽城與米拉貝爾花園 維也納的種種 美麗的捷克 布拉格廣場 遇見查理士橋 瑪麗安斯基、卡蘿維瓦利 聖維特大教堂與黃金小巷 恣意的百水山莊

 

聖沃夫岡湖與巴拉頓湖 匈牙利 布達佩斯 匈牙利的英雄廣場 匈牙利人的馬上英姿 一些有趣的車車 精巧的歐式廣告 美食日記 盤纏帶多一點就對了~ 寫在最後的一些事

 


  音樂之都維也納

 

貝維德雷宮(又名貝爾維德宮,Belvedere),分為上下兩宮;克林姆最著名的「吻」,就是收藏於此的上宮。「貝維德雷」在德文中,意指「優美的眺望」


 

 

 

 

 

 

 

 

←宮前美麗的雙獅雕像。

 


 

 

 

獅身人面女神像,臉上有著深奧的似笑非笑表情。

 

→→利用拉扯動作來表達牽制馬匹的感覺,事實上並沒有任何韁繩。

 

 

 


 

 

 

熊布朗宮(熊布倫宮,Schonbrunn)又稱為「美泉宮」或「麗泉宮」,充滿了巴洛克式建築的華麗風格。於1752年設立的世界第一座動物園,正位於此宮的花園。年幼的莫札特當年在熊布朗宮殿前獻藝時曾經跌跤。

黃色的建築在眾宮之間,顯得額外耀眼。行程有安排入內參觀宮廷,可惜完全禁止拍照。

 

 

 


→熊布朗宮後花園的各個雕像。各式主題表現了愛情、戰爭與勇敢等。最右邊的蛇頭魔女梅杜莎一直是很喜歡的圖騰,所以凡賽斯﹙VERSACE﹚剛問世時,我就深深為其logo著迷。買過一件雙面的大衣和眼鏡;結果因為「台客風」盛行,不少人穿著假的logo衣服…後來就不敢穿了。至於眼鏡嘛,現在還是很喜歡。

 

 

 

 

 

 


海神噴泉Neptun。記得當初發現這個噴泉時,已經接近集合時間!所以就用最快速度跑到它的面前拍照;上氣接下氣不說,而且雨愈下愈大,讓我好不狼狽!

這個複雜又美麗的大噴泉,和法國凡爾賽宮的阿波羅池,都是令我難以忘懷的壯闊噴泉。


 

 

 

 

 

 

←麗泉。公園的樹林一隅,位於人工山洞裡的泉水,就由此湧出。由於它非常清澈,所以貴族們總是拿來招待貴賓;而「麗泉宮」的美名也正由此而來。
 

 


↑左圖:市立公園(Stadtpark)中的圓舞曲之王 小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Denkmal)雕像。請看圍繞在他周圍的人物,身上那些如水縷般的質感!據說當時這座雕像是灰色的,但由於日本人特別喜歡他而出資漆上金身。

公園裡另外還有舒伯特雕像,不過這個資訊是回台整理飛腳時才知道的,當初並沒有去參觀。

↑右圖:公園裡身著宮廷服飾,招攬遊客參觀演奏會或歌劇的業者。奧地利可以欣賞到的歌劇,不外乎莫札特的費加洛婚禮、唐 喬凡尼、女人皆如此、魔笛,以及史特勞斯的蝙蝠,和普契尼的托斯卡等。


↑左圖:位於環城大道上的自然史博物館﹙Naturhistorisches Museum﹚, 裡頭展示著恐龍骨骼、絕種動物標本等。

↑右圖:瑪麗亞.特雷莎雕像 。主角腳邊有幼年莫札特的雕像。


左圖:新皇宮﹙Neue Burg﹚與英雄廣場(Helden-Platz)上威武騎著馬的雕像歐根親王﹙尤金大公﹚,是19世紀時擊退土耳其的民族英雄。1938年希特勒曾在新皇宮的露台上宣佈合併奧地利。

霍夫堡(Hofburg)是哈布斯堡王朝駐在地,無論是文化、藝術、政經…都對歐陸有著極深遠的影響。從魯道夫一世,到法蘭茲.約瑟夫一世共650年間,此一家族不斷以聯姻政策的政策,興建了歐洲第一大帝國。

↑右圖:李先生夫婦。當我們忙著逛街時,他們卻找到了位於宮廷花園的莫札特雕像。


 

 

 

 

 

 

 

 

 

 

 

↑左圖:聖史帝芬教堂(Stephansdom)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是僅次於德國科隆大教堂的哥德式尖塔教堂。

施蒂夫特如是描寫:「只見尖頂矗立雲靄中,像一個憂鬱的身影,也像塵埃中的白楊。」

↑右圖:模仿約翰史特勞斯雕像的街頭藝人。渾身上下塗滿了金黃色,讓我想到十八銅人行氣散。


左一左二:由護城河所填成的格拉本大街(Graben),在18世紀時曾是賣春場所;石板路走起來特別有懷舊感。在假日時有著來往的人潮,和口袋麥克的各國觀光客…但是很抱歉,除了寥寥可數的幾家,大部分的商家都是休息的!這對習慣了營業時間很長的台灣人而言,真是不可思議;彷彿是讓錢在空中飛舞,卻不去抓一樣。

左三:鼠疫災難紀念柱,黑死病紀念碑(Pestäule),由於17世紀時歐洲流行世紀黑死病,使得1679年的維也納逾10萬人死亡。當時的 利奧波德一世,為了感謝上帝遏止疾病蔓延,因此命令年方30的埃拉什設計此還願柱。一位天使把象徵鼠疫的老嫗推向地獄,正是此柱的精神所在。

左四:雕像最討厭哪種動物?鴿子當然是不二鳥選!透過最右邊那張照片的訊息,想必這位頭上和柺杖各停一隻鴿子的先生,也許對著小天使說:

「天堂在哪?天堂就是沒有鴿子的地方!」


 

 

 

 

←吃個冰淇淋吧!本單元寫到這裡…主角好像都沒有現身特寫耶。

 

 


↑薩赫(莎河、薩赫爾、札賀)咖啡館Cafe Sacher。這間同時也是5星級飯店的名店,創立於1810年。其成名的由來是1832年時,咖啡店老闆為當時的首相梅特涅,特調出一種風味巧克力蛋糕而大獲激賞;也將老闆的姓「Sacher」冠上此蛋糕。不過此店的商品價格都有些高貴,所以就只拍了些照片而已;巧克力也是導遊請我們吃的。

 


 

→↓比黑光劇好看好笑的街頭表演,線拉木偶在操偶者靈活的控制下,配上天衣無縫的各種音樂…果然吸引了如潮水般洶湧的圍觀者!

如果賞金太少,它會向路人吐舌頭;如果女性投錢,它會跳出眼珠;若是小孩投錢,音樂也會變成兒歌。

 

 

 

 


 

 

 

 

 

 

 

←這張照片的效果與取景讓我有些得意。記得當時是坐在公園椅上,等待集合時間。這位銀髮蒼蒼的老太太突然坐到我身邊,似乎拿著一個小麵包吃了起來;不一會兒她就離開了。

 


 

回到飛腳記事去! 到上一個主題 繼續參觀下一個 回到首頁

請用1024*768瀏覽,檢視字型大小調整為「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