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陽台一隅 飛腳記事 活水有魚 隨筆雜記 順手塗鴉 兩人關係 鶴齋論壇 鶴齋暇舖

 

★四葉 よつば館★


淡水魚 各種海龜與陸龜 青蛙與蟾蜍 章魚、烏賊、貝類等 鯨魚與海豚 蝦、蟹、鱟等甲殼動物 海水魚 鯊、魟等軟骨魚類 動畫卡通、漫畫、電玩類食玩轉蛋 狗和小動物等寵物 特別展示、情境、食物或其他各項 貓貓館,包括昭和貓系列 昆蟲 鳥類 蛇、鱷魚等爬蟲類動物 哺乳類動物,包括朝隈俊男先生作品 章魚、烏賊、貝類等 鯨魚與海豚
         
               

 

  

 ka009ka是從漫畫認識四葉妹妹的,因為她的天真與童言童語而喜歡這部漫畫;但比起四葉,配角的阿愣可能更受歡迎或是更多人認識它。先簡單介紹一下故事的設定 (資料出自維基百科):

四葉妹妹全名是小岩井四葉(小岩井 よつば(こいわい よつば))
故事的主角,身高107cm,年齡為五歲,未曾就讀幼稚園。好動活潑的小女生,髮型為綠髮並綁著紮成四個辮子。對任何事情都抱有相當的好奇心,並且有相當驚人的行動力;如果被動物做了什麼事(被攻擊或被嚇到)的話,會出拳揍回去。總是充滿精神,做什麼事都全力以赴且樂在其中,經常對有意思的東西感動。目前身世還是個謎,似乎不是日本人。自稱自己來自日本的左邊。害怕的東西是驅鳥用氣球,也害怕盯著她的東西。是在外國撿到的孩子。

爸爸/小岩井葉介(とーちゃん/小岩井 葉介(こいわい ようすけ))
四葉的爸爸。身高175cm。原本在劇情中名字不詳,直到連載第90話時才揭露。正職是翻譯,但他究竟從事哪種語言的翻譯在書中並未點明,依作者的說法似乎是種少見的語言。在被風香誤認為是「做蒟蒻的」(日文蒟蒻與翻譯發音相近)。在外國時撿到了四葉(照他個人的說法是「在南方島嶼撿到的」),就順勢成了她的爸爸。在家喜歡穿內褲晃來晃去,絕技是變身為內褲超人並跳起內褲超人舞。是個旱鴨子。為了照顧四葉,工作空閒都在家中。

阿楞(ダンボー)
瓦楞紙機器人,雙眼會發光,能源為錢幣,只要將錢幣投入身上的投幣口就能動。(但吃下去的錢不會吐出來)
實際上阿楞為早坂美麗(早坂 みうら(はやさか みうら))學校的自由研究作業。由於美麗曾穿上阿楞自稱是得到諾貝爾獎博士製造的機器人,而讓四葉深深的認為阿楞是真的機器人,惠那不希望四葉的夢想破滅而選擇隱瞞真相。

日文名 「ダンボー 」是「 ダンボール」瓦楞紙箱 之意,於是中文翻譯為「阿楞」。

 
 

 

海洋堂  よつばとしろとくろのどうぶつ   BOME & 松村しのぶ  大麥町 精緻度★★★★☆ 塗裝度★★★★ よつばとダルメシアン

因為四葉妹設定為收養的外國人而有著一頭綠髮,因此穿著這套衣服與黑白動物們的配色與對比,都相當的順眼與搶眼。
大麥町的模樣,讓人聯想到早期VICTOR唱片那狗狗聆聽留聲機的MARK;而四葉妹彷彿從口中說出”握手”的指令。

 

海洋堂  よつばとしろとくろのどうぶつ   村田明玄 & 松村しのぶ  東黑白疣猴 精緻度★★★★☆ 塗裝度★★★★ よつばとアビシニアコロブス

東黑白疣猴學名Colobus guereza,是猴科的一種黑白疣猴,分布在非洲中西部和東部,包括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奈及利亞、衣索比亞、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和查德。長長的白毛沿著軀體的兩邊分布。它的臉是凹陷的,臉上的毛為白色,並有一個很大的白色尾巴。
東黑白疣猴是日行性動物,在樹上生活。在落葉和常綠的森林中均右邊發現。這是一個適應性強的物種,能應付棲息地干擾,更喜歡靠近河流或湖泊的次生林。儘管以前認為它們只吃樹葉,如今也被發現吃種子,水果和節肢動物。牠的特殊構造的胃可以消化高纖維的植物原料。並且可能一段時間只吃幾個品種的植物。天敵是猛禽、黑猩猩和豹。
東黑白疣猴團體生活,一般成員3到15隻。這些團體通常包括占主導地位的雄性,一些雌性和後代。是一夫多妻制,孕期為五個月,幼崽出生時皮膚為粉紅色,毛髮為白色,在3到4個月內變暗到成猴的顏色。

作品是四葉妹妹和疣猴端坐在箱子(?)上,妹妹上下搖晃著雙腳與猴子正襟危坐的模樣,成了讓人會心一笑的畫面…不過卻讓ka009ka聯想到往昔和馬子坐在西子灣欄杆聽海看夕照的時光。
(好老派啊啊啊啊!)
 

 

海洋堂  よつばとしろとくろのどうぶつ   村田明玄 & 松村しのぶ   小食蟻獸 精緻度★★★★☆ 塗裝度★★★★ よつばとミナミコアリクイ

小食蟻獸學名Tamandua tetradactyla 是一種食蟻獸,分布於南美洲的南部,與分布在較北地區的中美小食蟻獸(Tamandua mexicana)共兩種構成這一個小食蟻獸屬。
獨居動物,分布在多樣的生境上,從古舊的森林到次生林、及不毛的熱帶稀樹大草原等均有分布。主食為蟻、白蟻及蜜蜂等。與同科物種一樣,強而有力的前肢使牠們能搗毀蟻丘覓食。
頭身長由53.5公分至88公分,尾長40公分至59公分不等。由於在不同分布地區的個體差異大,致使在分類描述上變得困難。如在南美洲東南部的亞種像穿上了一件黑色背心般,結果兩肩、側腹及臀部均為黑色一直環繞至前臂,從背部看上去則呈現一個V型,而其餘部分則呈現出亞麻色、黃褐色已至褐色;位於巴西北部至委內瑞拉及安第斯西部的種群則全身披沉實亞麻色、褐色甚至黑色,背心痕跡不明顯。
前肢有四隻趾爪,後肢則為五指。為避免鋒利的趾爪刺傷掌心,牠們行走時會用手背而不是掌心著地。腹部及卷尾的尾部均沒有毛髮。口鼻部修長及弧形向下彎,張開幅度則剛好與其直徑相近,長長的舌頭則從此伸出。眼睛細小,視力並不突出;相反,垂直及大的耳朵表示此種更依賴聽覺去判斷環境。

一般為夜行性,偶爾也會白天出沒。日間多在大樹幹的樹洞或其他動物留下的洞穴內棲身。獨行性,僅在被激怒時發出嘶嘶聲及從肛門腺體中放出難聞的氣味。一天中花長時間在樹上覓食,有研究指委內瑞拉種群會花13至64%的時間在樹上生活。事實上,小食蟻獸在地上的活動不算靈敏,不能像其近親大食蟻獸般高速奔馳。
強而有力的前肢除了用作搗毀蟻丘覓食外,也是重要的自我保護工具。如在樹上受到威脅,小食蟻獸會用其後肢及卷尾抓緊樹枝,騰空兩臂以作戰鬥之用;如在地上受襲,小食蟻獸會背靠岩石及大樹,並用前肢與敵人周旋。在雨林這種潮濕及雲霧繚繞的環境下,常見小食蟻獸擦拭附在眼睛上的蒼蠅及蚊等昆蟲。

以蟻及白蟻(主要為樹棲的品種)為食,並以氣味定位。牠們多避免獵食一些武裝較好或會放出化學物質的品種,如行軍蟻及食葉的蟻類。牠們也吃蜂類及蜜糖,豢養的個體也吃水果及肉。與同科物種一樣,牠們會用強而有力的前肢去搗毀蟻丘,然後從口鼻部伸出可達40公分長的舌頭舔食當中的昆蟲。傳說部分亞馬遜的印第安人會利用牠們來清理家中的蟻及白蟻。

因為整個人是趴在地上的,小食蟻獸這款的四葉妹頭部是可以轉動的。原著東清彥老師的畫功高深,把動物的特徵與大小,巧妙的與四葉妹融合一起…一款完成度極佳的作品,也難怪大家搶破頭想擁有它了。
(註:但原著繪本在台灣的口碑似乎不甚好)

 

海洋堂  よつばとしろとくろのどうぶつ   村田明玄 & 松村しのぶ  豪斯登乳牛 精緻度★★★★☆ 塗裝度★★★★ よつばとホルスタイン

各位發現這隻乳牛頭上是沒有角的嗎?
乳牛不管公母其實都有角,但酪農怕牛群在推擠碰撞中受傷,影響乳汁生產,所以小牛出生一個月過後,在牠們頭上長角的地方塗上鹼性藥物,讓牛角長不出來,這稱之為〝去角〞。

作品美的像是代言牛乳的廣告,四葉閉眼往後仰灌的表情與動作十分的棒。

 

海洋堂  よつばとしろとくろのどうぶつ   村田明玄 & 松村しのぶ  虎鯨 精緻度★★★★☆ 塗裝度★★★★ よつばとシャチ

本系列兩彈另一個讓人欣賞的地方,是全系列動物和四葉的正確(?)比例。
個人很喜歡人與鯨的大小比例,縮小的四葉妹讓整系列擺在一起的時候充滿了眼睛一亮的幽默。
此外,四葉妹身著浮潛衣與五星展體的模樣,以及虎鯨優美的姿態,都成為了作品的亮點。

 

海洋堂  よつばとしろとくろのどうぶつ フィギュアコレクション2   村田明玄 & 松村しのぶ  大貓熊 精緻度★★★★☆ 塗裝度★★★★ よつばとジャイアントパンダ

正襟危坐且面帶微笑的大貓熊,與面無表情的四葉妹擺在一起,有種正經八百的冷面笑匠感。
比起正常的動物蛋玩,這黑白動物系列的塗裝生產線應該簡單多了;所以如果會再版改版的話,此兩彈是否可列入考慮…?,讓眾玩家的怨念可以減少一點啊。

 

海洋堂  よつばとしろとくろのどうぶつ フィギュアコレクション2   村田明玄 & 松村しのぶ  草原斑馬 精緻度★★★★☆ 塗裝度★★★★ よつばとサバンナシマウマ

四葉妹蹲拿著草餵斑馬。其實若觀察放大後的主角,每一款多少都會有滲色的情況發生;但由於本款斑馬又多了些燻黑的漸層,所以塗裝度就保持統一的四顆星了。
斑馬大致分成三種:葛氏斑馬(格利威斑馬)、山斑馬,以及本作的草原斑馬,而作品忠實的描繪著該有的斑紋。

 

 

小天下出版社有本「哪個是哪個 動物比較圖鑑」,兩兩描繪了很類似的物種,畫風可愛超萌,但內容又是充滿真實的生態知識;相當值得一讀與珍藏。

作:高岡昌江 // 譯:張東君// 繪: 友永太郎 // 出版日期:2008/12/12
 

 

海洋堂  よつばとしろとくろのどうぶつ フィギュアコレクション2   村田明玄 & 松村しのぶ  阿德利企鵝 精緻度★★★★☆ 塗裝度★★★★ よつばとアデリーペンギン

四葉妹學企鵝走路的模樣逗趣無比生動,但這畫面可能在未來只能從動物園追憶。

新聞原出處
【新唐人2016年02月15日訊】
動畫電影「快樂腳2」的劇情活生生的搬到現實生活中,據「南極科學」雜誌最近報導,南極一座冰山在2010年12月前崩塌,漂離南極洲,阻斷企鵝的食物供應鏈,導致企鵝必須長途跋涉到60多公里外的地方覓食,讓冰山上的企鵝從原來的16萬驟減到只剩1萬隻。
澳洲及紐西蘭研究人員在「南極科學」(Antarctic Science)期刊中寫道,2010年12月,面積約100平方公里的B09B冰山漂到東南極洲大英國協灣(Commonwealth Bay)。
研究人員說,這座冰山的出現意味企鵝必須多跋涉超過60公里找食物,覓食的艱辛,阻礙牠們食物來源及繁殖的企圖。
研究人員表示,在2011年2月,大英國協灣丹尼森海岬(Cape Denison)的阿德利企鵝數量估計約有16萬隻,但到2013年12月,企鵝數量卻驟減至估計1萬隻。
他們在2月發表的研究中寫道:「除非B09B冰山漂走或長年存在岸邊的固定冰崩裂,否則阿德利企鵝可能在20年內滅絕。」

 

海洋堂  よつばとしろとくろのどうぶつ フィギュアコレクション2   村田明玄 & 松村しのぶ  馬來貘 精緻度★★★★☆ 塗裝度★★★★ よつばとマレーバク

學名Tapirus indicus,又名亞洲貘、印度貘,是貘屬下的一個種,屬於奇蹄目貘科。
為中大型哺乳動物,前肢有四趾,後肢有三趾。一般而言,馬來貘體長為1.8至2.2公尺之間,站立高度有90至105公分高,成體一般重量約在230至310公斤之間,最大個體可以達到400公斤;雌性的馬來貘通常比雄性的體型來得大,身體渾圓可愛,皮厚毛硬,全身除中後段有如穿著肚兜、包著尿布的白色體毛外,其牠部位皆呈黑色。小貘出生時,身體有條紋狀的保護色、棕毛。其貌「似豬不是豬、似象不是象」,故也有古書稱之「四不像」。
分布於東南亞的馬來半島、蘇門答臘、泰國、柬埔寨和緬甸,生活在低海拔的熱帶雨林。因此,在人類的伐木及開發熱帶雨林林地以作為農工用地之時,便造成了馬來貘棲地破壞、無法生存的後果。
目前,全球各地的馬來貘數目約有3200隻,其中約有200隻是在動物園內飼養,約3000隻是在野外生存。
1994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牠們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之中,等級是VU(即易危物種),與環尾狐猴及大白鯊等獲同級保育。
而在最新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8)中,馬來貘的保護狀況提高為EN,即瀕危物種。

平均壽命約20至25年,但是不論是野生或在動物園內的,都有機會活到30歲,大約3至4歲就會發育成熟。繁殖期並不固定,約在四到六月之間;而懷孕期約為13個月,每次只生一胎,雌貘兩年才會生一胎。幼貘的哺乳期為三到六個月,出生時幼貘約6.8公斤重。
貘具有長長的鼻子,鼻子相當敏銳,可以偵測食物、危險,也可以在水裡伸出鼻子呼吸,由於視力不好,平常以聽覺及嗅覺為主,當馬來貘受到威脅時,牠可以拔腿就跑,若是跑得不夠快,還可以躲到水裡,伸出鼻子,其實牠們也可以靠有力的下顎及尖銳的牙齒來保衛自己。
平時牠們是獨居的,擁有廣大的領域,在與其牠貘相接的地帶,會以噴射尿液跟植物的方式來劃清界線,牠們也會發出高頻的聲音來做溝通;而在雨林中緩慢的步行,途經別的貘的領域時,也會留下味道以為記號。
馬來貘只吃素,喜好植物的嫩枝芽、樹葉、水果、草及水生植物,牠們的食性很廣,能吃將近一百種的植物。牠們會在日夜交接時採食,因此雖分類偏向夜行性動物,卻非完全的夜行性動物,是為曙暮性動物,在深夜,馬來貘也是會睡個覺的。馬來貘喜歡在泥、沙中打滾,喜好居住在水邊,一方面方便打滾、洗澡、游泳,一方面也比較安全。

動物蛋玩界似乎很少見貘類的作品,因此本作的出現讓人開心不已。以比例而言,馬來貘體型就稍微小了些。組合後會看不到四葉妹的臉。

 

海洋堂  よつばとしろとくろのどうぶつ フィギュアコレクション2   村田明玄 & 松村しのぶ  領狐猴+臭鼬 精緻度★★★★☆ 塗裝度★★★★ よつばとエリマキキツネザル+シマスカンク

一次兩種動物的出現,讓收藏者有超值的賺到感。而蹬足做出恫嚇而翻白眼表情的四葉妹喜感十足…不過接下來會聯想到「臭鼬會不會發動屁彈攻擊」而讓人擔憂。

 


 

回鶴齋藏書首頁

到本館入口!

到本篇文章最上端

到下一間展覽館^^

 

      

 

所有權聲明:圖、文部份,皆為"鶴齋藏書"®,"活水有魚"®所有;未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連結或再製。

All shapes and portraits of copyright, owned by the original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