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陽台一隅 飛腳記事 活水有魚 隨筆雜記 順手塗鴉 兩人關係 鶴齋論壇 鶴齋暇舖

 

哺乳類之章-P4


淡水魚 各種海龜與陸龜 青蛙與蟾蜍 章魚、烏賊、貝類等 鯨魚與海豚 蝦、蟹、鱟等甲殼動物 海水魚 鯊、魟等軟骨魚類 動畫卡通、漫畫、電玩類食玩轉蛋 狗和小動物等寵物 特別展示、情境、食物或其他各項 貓貓館,包括昭和貓系列 昆蟲 鳥類 蛇、鱷魚等爬蟲類動物 哺乳類動物,包括朝隈俊男先生作品 章魚、烏賊、貝類等 鯨魚與海豚
             
               
 

P1    新江ノ島水族館への誘い  1.2 日本の天然記念物  日本の動物第 6.7.8.9 弾 どうぶつ奇想天外!編 手塚治虫第1弾 大博覧会ファイナル限定チョコQ

P2   橫濱動物園  日本の動物第3.5.6.10弾 新江ノ島水族館への誘い2  日本の天然記念物  寵物動物系列第3彈  どうぶつ奇想天外!編

P2+  朝隈俊男之章— 動物の気持ち & "男子純情夢"

P3    日本の動物第7.8.11弾 どうぶつ奇想天外!編 原色鳥羽水族館 おもしろ動物編 第7弾  日本水族館立体生物図録 原色旭山動物園立体図鑑1 科博所蔵品再現モデル

P4   旭山動物園 1.3弾 海遊館 サバンナ 水族館図録2 原色海生哺乳類 ハンティングトロフィ3日本のいきもの 1 小笠原 鳥羽水族館3 日本の動物コレクション7 南極 

P4+  朝隈俊男之章— 犬の生活 &"2005春節特別節目"

P4*   朝隈俊男之章— 犬の生活2 & "正義の道"

P5    珍獣動物園1 上野フィギュアみやげ 東山動植物園  真・世界動物誌ⅠII

 

海洋堂   旭山動物園限定公式フィギュア  松本榮一郎  麻斑海豹 精緻度★★★☆ 塗裝度★★★☆ アザラシ館-マリンウェイ遊泳

在雅虎日拍上搜尋「旭山動物園」相關產品,竟然有13頁之多…就可明白為何它稱之為「超人氣動物園」的緣故了。

20046月完成的海豹館,特地做了個矗立於6公尺深水槽的觀察用水柱。而因為海豹旺盛的好奇心,所以牠們會游來游去地玩耍。

海豹是對鰭足亞目種海豹科動物的統稱,本作描繪的是「麻斑海豹」。   旭山動物園  官網

 

海洋堂   旭山動物園限定公式フィギュア  田熊勝夫  紅毛猩猩 精緻度★★★★☆ 塗裝度★★★★ オランウータン館人工の森のヒト

20018月完成的紅毛猩猩館,有著「人工森林」之稱。利用兩枝高達17公尺的柱子,以及鋼骨與繩子所串聯長達13.5公尺的距離,讓紅毛猩猩們可於空中漫步。

由於紅毛猩猩的握力驚人,即使由母猩猩背著小猩猩,也不用擔心牠們會掉下去。而動物園中是利用食物來引誘牠們爬來爬去。

為了不同於Yujin的母子版,本作品是描繪公猩猩的臉龐,精緻塗裝皆為上品。除此之外,利用遠近法的構圖,也帶到了漫步於空中的母子猩猩,是款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海洋堂   旭山動物園限定公式フィギュア  山本聖士  北極熊 的潛水 精緻度★★★☆ 塗裝度★★★☆ ホッキョクグマ館-巨体のダイビング
20029月完成北極熊館,具有透明玻璃的展示水槽;不僅可以清楚的看見其泳姿,還能細細觀察牠熊掌裡的肉球 。
﹙日本人似乎很喜歡貓科動物腳掌上的肉墊,而通稱其為『肉球』﹚。
Yujin的水中姿態不同, 本描述北極熊躍入水中,激起巨大水花的那一剎那。雖然著墨於水花的表達不賴,但熊熊本體的表達,卻略遜於Yujin版 。

 

海洋堂   旭山動物園限定公式フィギュア  松村しのぶ   猛獸館-咆嘯之虎 精緻度★★★★☆ 塗裝度★★★★☆ 「もうじゅう館」-咆哮するトラ

本系列唯一由松村老師操刀之作,自然不同凡響;請看蓄勢待發的黑豹,威風凜凜的西伯利亞虎(或稱東北虎、阿穆爾河虎,英名Amur Tiger,日名アムールトラ)

以及匍伏的金錢豹(黑龍江豹、遠東豹,英名Amur Leopard,日名アムールヒョウ),無論是用色、構圖與細部描繪,皆為滿分之作!

 

 株式會社 藤二誠  海遊館ミュージアム カプセルフィギュア  KOW  麻斑海豹 精緻度★★★★ 塗裝度★★★★☆

ゴマフアザラシ

「又是麻斑海豹!」…如果您還這麼看待本作,那可能要稍微改觀一下了。因為不論是體態、表情與塗裝,甚至是底座的石板質感,皆屬上上之選!

關於本系列海遊館館內限定扭蛋,是由海遊館獨立發行。雖然由KOW製作原型,但販賣卻是株式會社 藤二誠,企劃則是奇譚CLUB(解剖圖鑑) ;而非一般印象中的Yujin

雖然ka009ka因為長腳蟹和赤蠵龜太常見而不想收全套,但是手邊的6隻動物,除了鬼蝠魟稍為平淡外,其餘皆屬上品!

 

 株式會社 藤二誠  海遊館ミュージアム カプセルフィギュア  KOW  海獺 精緻度★★★★☆ 塗裝度★★★★☆ ラッコ

也是一款不常見的動物,採用理毛整腳的動作,而非印象中的招牌動作─ ─躺在水面用石頭敲蟹貝。海獺具有傲視生物界的8~10億根體毛,也因此得以在寒冷的海域保持體溫。第一次看到海獺,是在海遊館「阿留申群島」水槽…當時還拼命買牠的相關產品。

海遊館本身就很喜歡用海獺來當代言動物,而本作的精美,堪稱海遊館系列顛峰之作。

 

 奇譚クラブ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海遊館ミュージアム  KOW  亞洲小爪水獺 精緻度★★★★☆ 塗裝度★★★★☆ コツメカワウソ

身長70~100公分,體重2.5~5.5公斤,分布於東南亞、印度與中國南部。本種是水獺中體型最小的,指尖的小爪子是名稱的由來。

本次新版的新面孔,一次兩隻的表達,是為了說明牠也可用後肢來兩腳站立。由於才從木柵動物園看過水獺,所以印象特別深刻。身形、塗裝、構圖、溪邊意涵的底座…,甚至是作品流露出的幽默感,都是上上之作。
唯一的缺點是太小隻,您可從中下那張與大拇指指尖照片,來得知相對比例。

 

 奇譚クラブ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海遊館ミュージアム  KOW  海獺 精緻度★★★★☆ 塗裝度★★★★☆ ラッコ

海遊館是ka009ka生平第一次出國的景點,那時的感動情景彷彿還在眼前。而翻車魚、鯨鯊、海獺、帝王蟹與冰海小天使…正是印象最深的其中五種動物。
一直很佩服原型師只利用一小片藍色透明「塑膠」,就能表達水面上下的感覺。雖然作品整毛的動作也不差,但我更希望牠是拿著石頭敲螃蟹或海膽;那肯定會讓人樂歪了。

 

 奇譚クラブ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海遊館ミュージアム  KOW  麻斑海豹 精緻度★★★★ 塗裝度★★★★ ゴマフアザラシ

圓圓滾滾的像是根香腸,瞇著眼的可愛表情讓人叫好。如果右前肢能再表達出搔癢的模樣,那就更棒了。岩堆、膚色的塗裝都很棒。

 

 奇譚クラブ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 サバンナ  KOW  網紋長頸鹿 精緻度★★★★☆ 塗裝度★★★★ アミメキリン

學名Giraffa camelepardalis reticulata,英名Reticulated Giraffe,身高5~5.8公尺,體重約800~1200公斤。
網紋長頸鹿的斑紋是鮮明的赤褐色大色塊,而色塊之間的網目是細而白的。舌頭可達45公分長,高個兒加上長舌,可吃到大部分動物無法採擷的高處植物。日文中的「キリン」正是麒麟之意。

幼長頸鹿有個至今仍無法解釋的謎,那就是在"頭上長角的哺乳動物"中,只有長頸鹿出生時就已經有角。不過為了順利通過產道,這對角是與頭蓋骨平行而未連接的。一直要等慢慢長大後,角才會漸漸與頭蓋骨相連。 令生物學家不解的是,"長頸鹿寶寶帶著角要幹嘛 ? "

本作可說是目前為止,ka009ka看過最漂亮的長頸鹿平價玩具*。帶著些許誇張的修長體態,以及歷歷分明的斑塊,都讓人對本作的完成度讚美不已。本系列有不少動物的姿態是屬於直修長型,所以拍起照來不免留白處很多;結果自己竟然有「不夠細緻」的錯覺@@

*所謂的平價玩具,就是比蛋玩的範圍還大,包括歐美系的PVC產品…但不包括高價的精品陶藝雕塑GK等。

 

 奇譚クラブ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 サバンナ  KOW  非洲象 精緻度★★★★☆ 塗裝度★★★★ アフリカゾウ

肩高2~4公尺,尾巴長1~1.5公尺;雄象體重5~7公噸,雌象2.5~3.5公噸。
 

奇譚俱樂部底座的設定其實很妙,就算本體超出外頭甚多也不打緊;只要腳有踩在上頭即可。作品的體態動作、象的膚質粗皮感都極佳;唯一不滿之處,是分模線剛好從鼻子切過而十分明顯。

 

 奇譚クラブ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 サバンナ  KOW   高角羚 精緻度★★★☆ 塗裝度★★★ インパラ

又名黑斑羚、飛羚, 學名Aepyceros melampus ,英名Impala 。體長120~160公分,肩高70~95公分,體重約40~80公斤。雄羚的妻妾可擁有10~40頭,奔跑時跳遠幅度可達9公尺而高2.5公尺;雄性有角,角先向後彎,再向上彎。屬中型牛科動物。

作品雖然把這種動物描繪的不差,不過個人覺得有點孤單…如果能有「低頭的雌羚羊」配對就好了。

 

 奇譚クラブ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 サバンナ  KOW  牛羚 精緻度★★★★☆ 塗裝度★★★★ オグロヌー

體長1.7~2.4公尺,肩高1.3~1.4公尺,體重約120~270公斤。「黑尾牛羚」(Wildebeest、blue wildebeest、white-bearded wildebeest)學名Connochaetes taurinus,又稱「角馬」。
有著牛角牛頭、牛身牛叫聲,卻又生著馬面羊鬚羚羊紋,牠們如同四不像的動物,但卻是是地球上最大動物遷徙的主角,數量最多可達150萬頭。難怪東非動物大遷徙,又叫角馬大遷徙 (wildebeest migration)了。

 

體態棒上色不差,使用了緊緊相連而擁擠的概念,因此底座上雖然只有兩隻,卻有種表達群體的錯覺。

 

 奇譚クラブ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 サバンナ  KOW   精緻度★★★☆ 塗裝度★★★☆ ライオン

從官網照片中,不免覺得本作的臉部略帶稚氣而不夠英挺;歸咎其原因,可能是頭部與身體的比例(成獅的臉應該小些,不然看起來會像亞成獸)。
眉間多了兩道黑皺紋的塗裝,大概讓它可以多個「憂鬱的獸王」之感吧。

 

 奇譚クラブ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 サバンナ  KOW  細紋斑馬 精緻度★★★★☆ 塗裝度★★★★☆ グレービーシマウマ

英名GREVY'S ZEBRA,體長2.5~3公尺,肩高1.4~1.6公尺,體重約350~450公斤。斑馬同類中最大種,也是斑紋最多最密的,腹部無斑紋。小斑馬出生後10分鐘即可站立,45分鐘後可以跟著媽媽奔跑。野生的壽命為18年,人工飼養環境下可達25至30年。

臉部大花臉的斑紋上色是重點,如果書桌擺上一隻,想必可以激發無窮的腦力吧。(很愛拿"適合放在桌上"這個做比喻,所以書桌總是一團亂)

 

 奇譚クラブ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 サバンナ  KOW  葛氏斑馬 精緻度★★★★☆ 塗裝度★★★★☆ グラントシマウマ

英名 Grant's Zebra ,學名Equus burchelli bohmi,體長2~2.5公尺,肩高1.2~1.4公尺,體重約150~350公斤。草原斑馬的亞種,相較於他種斑馬,斑紋要來的少且間隔較寬。

令人讚嘆的「懶驢打滾」動作與黑白分明的細緻塗裝,讓它成為鮮明的角色。

 

 奇譚クラブ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 サバンナ  KOW  兩隻斑馬 精緻度★★★★☆ 塗裝度★★★★☆  

為了比較花色的塗裝差異而來一張合照…不過盯久了好像會出現摩爾紋而有些眼花。
左邊的大圖將二馬擺在一起,您就可以看出本作體態設定之美;同時也告訴我們,動物們背癢卻抓不到是件很痛苦的事。

 

 奇譚クラブ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 サバンナ  KOW  裸鼹鼠(裸克分子鼠) 精緻度★★★★☆ 塗裝度★★★★☆ ハダカデバネズミ

日名裸出歯鼠,學名Heterocephalus glaber,英名Naked mole rat。這是種像蜜蜂一樣分工群居的動物,終其一生都在地下穴居。外型有著視力幾乎退化的小眼睛,兩枚突出的大暴牙。渾身粉紅色或黃色皮膚而且沒毛,彷彿是煮開了的餛飩。

裸鼴鼠產於東非中部深約1.8公尺狹窄黑暗、常年缺氧的地洞,體重大約是五六十公克。牠們在地下掘成的隧道十分複雜,每群裸鼴鼠有一隻相當肥碩的皇后和幾隻雄鼠,其餘無論雌雄均為工鼠。工鼠可能受皇后尿中的激素抑制,而失去了生殖能力,其任務是採集食物(樹根、菜根)及挖掘隧道,天冷時還得緊靠為鼠后保溫。
所以裸鼴鼠的群聚和昆蟲社會十分相似,而這種結構在脊椎動物中可說是絕無僅有;這可能是「趨同
化」的結果。
所謂「趨同
(convergent evolution) 」,是指生物在不同的起點卻演化達到相同的終點。也就是說兩種以上不相關的生物為適應某種特殊生活方式,而分別演化成具相似功能或構造的個體。例如鳥與蝙蝠在飛行能力的相似性,便是趨同演化的結果。
 

根續科學研究報導指出,裸鼹鼠有許多特殊之處。
一、牠們對酸和辣引起的酸痛和灼痛感毫無反應,這是因為其體內不存在引起哺乳動物痛感的P物質。科學家試驗過其他動物,如魚類、蛙類、爬行類、鳥類及其他哺乳類,幾乎所有動物都對酸痛有反應;而裸鼹鼠是迄今唯一對酸痛毫無反應的動物。因此研究人員希望藉由裸鼹鼠抗痛的特性,來進一步研製新型止痛藥物。
二、牠們幾乎是冷血動物,這在哺乳動物中十分罕見。

作品表達出通透而超薄的膚質,特別是肚子的部份,彷彿可以見著內臟似的。背景也很棒,把地底樹根也給做進來。
我很喜歡後腿踏在有高低差泥地的動作設定,讓牠更鮮活了。
記得剛宣佈此系列內容時,大夥兒興奮的期待與猜測隱藏版會是哪種動物。結果後來發表時,「卻是」這種小動物而造成一陣錯愕。
但ka009ka對這種企劃卻很樂見;畢竟這種以人類眼光來看的醜怪,能登上難得的選秀冠軍﹙隱藏版﹚,無疑是蒐藏動物系蛋玩最具奧義之處啊。

 

 海洋堂  旭山動物園限定フィギュア『カプセル・ズー』第3弾  松村しのぶ  共生共存的風景 精緻度★★★★☆ 塗裝度★★★★ 共生・共存の風景

主角是中美洲蜘蛛猴與水豚(ジェフロイクモザル/カピバラ)。

蜘蛛猴分布於墨西哥至巴拿馬的中美洲森林,靈活的長尾巴兼具平衡與攀附的功能。水豚則是世界上最大的齧齒動物,體長可達106-134公分,體重約35~66公斤,前腳四趾,後腳則為三趾,遇危險時會隱入水裡躲避敵害。旭山動物園這個「館」於2005年8月完工,利用混合共生的概念,讓展場有「生物多樣性」的精神。

作品由好久不見的松村老師操刀,三角形的構圖讓氣氛顯得安穩祥和,水豚瞇著眼的模樣,讓作品呈現幽默之感。

 

 海洋堂  旭山動物園限定フィギュア『カプセル・ズー』第3弾  山本聖士  探頭探腦的兩種生物 精緻度★★★★☆ 塗裝度★★★★ 頭上を横切る北極の旅人

主角動物是北極熊(ホッキョクグマ)。

2002年9月完工的北極熊館,有兩個讓人津津樂道的展示設備。一個是巨大的玻璃水槽,可以看到北極熊的泳姿;這在旭山動物園扭蛋1與Yujin都出現過。
另一個則是這次的作品——讓遊客從透明的半圓形膠囊來近距離觀察北極熊。由於北極熊在野地獵捕,是躲在冰原上的洞口旁,等海豹浮出換氣時予以捕殺;所以當牠看到探頭探腦的人們,也會有一巴掌過去的獵捕衝動,讓北極熊可以神采奕奕。

作品的北極熊姿態自然,並把漸層毛色與黃黃的污漬給表達到。
而膠囊中的人類親子,開心的表情生動自然,玻璃上的水蒸氣更是讓整個場景顯得十分逼真。

 

 海洋堂  旭山動物園限定フィギュア『カプセル・ズー』第3弾  田熊勝夫  樹上的世界 精緻度★★★★ 塗裝度★★★★ 樹上の世界

主角動物是小貓熊(シセンレッサーパンダ)。

在旭山動物園中,這個獸欄裡有座高約3.5公尺的「吊橋」,連接著小貓熊的棲息木與放飯處。這除了可以讓牠們有四足並用的活動機會,也讓展示方法多了Z軸的立體面。
也許台灣南北兩個動物園,也可以參考這種方法,來讓小貓熊有更大的活動空間。

動物蛋玩少見的角色終於登場,一次出現兩隻讓人感到欣喜。而動作各異的自然模樣,更讓人感受原型師功力之深厚。

 

 海洋堂  旭山動物園限定フィギュア『カプセル・ズー』第3弾  菅谷中  躍上假山的鹿 精緻度★★★★☆ 塗裝度★★★★☆ 築山を駆けるシカ

主角動物是蝦夷鹿(エゾシカ)。

稱為「鹿之森」的這個展示區,是2009年4月新完成的。內有6公尺高的假山,讓這種北海道公路常見的動物,有著與人更為接近的距離。日本各地都有野生鹿的蹤跡,而北海道種是體型最大的,成年雄鹿體重可達150公斤。
夏毛為茶褐色夾雜白色斑點,到了冬天斑點消失而成為灰褐色。雄鹿的角在春天會自然脫落,初夏時長出鹿茸,到了秋天雄糾糾的鹿角又昂揚而立。

作品主體的鹿姿態優美而做工精緻,配角的黑狼不僅讓配色更顯沉穩,更利用遠近法來襯托出距離感。

 

 海洋堂  日本水族館立体生物図録 第2巻  松村しのぶ  海獺 精緻度★★★ 塗裝度★★★ ラッコ

其實第一眼看到這隻海獺,真的是讓奇譚海遊館那隻給比了下去。「說實在的,一點都不算是松村老師該有的水準啊。」而「前肢怎會做這麼短?」,則是另一個疑問。
但在ka009ka實際看過本尊後,才觀察到海獺的前肢真的超短。
若要說本作讓人欣賞之處,那就是背部泡在海中的地方,採用了與底座相同色調的塗裝,讓牠看起來雖然沒有做出如海遊館那隻的水面,也能夠會意是泡在水裡;真是高招啊。

 

タカラトミー  立体カプセル百科事典 国立科学博物館 原色海生哺乳類図鑑  EXPO  海象 精緻度★★★★ 塗裝度★★★★ セイウチ

英名Wairus,生存於俄羅斯、阿拉斯加以及加拿大的北極海沿岸,體長約3.5公尺;公獸體型較大。
海象科唯一的成員,以富含脂肪的厚皮膚與兩支長牙為最大特徵。喜歡群聚生活,可利用長牙來撬開海床上的甲殼類與貝類。

總算有像樣一點的海象作品出現了,臉部與長牙都表現的棒極了,不過牙齒有些難組合。
唯一不滿的地方是出現在腰際的分模線太過明顯。﹙各位注意到了嗎?蛋紙上的那張照片是沒有這道線的﹚

看到牠的臉,感覺真的很像Discovery的當家節目「留言終結者」的主持人之一,大鬍子 傑米•海納曼 (Jamie Hyneman)。           點這裡 看Google上的照片。

 

タカラトミー  立体カプセル百科事典 国立科学博物館 原色海生哺乳類図鑑  EXPO  儒艮哺乳 精緻度★★★☆ 塗裝度★★★☆ ジュゴン 授乳

英名Dugong,棲息於亞、非、澳洲的熱帶至亞熱帶沿岸淺海海域,體長約3公尺。以海草為食,因為泳速不快,因此常誤入人類的定置網。
媽媽的乳頭位於腋下部位﹙請看右下小圖﹚,所以ka009ka照片裡的姿態擺的並沒有符合作品的寓意﹙這是後來看蛋紙時才發現的@@﹚。

本彈共有八款作品,底座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整體看起來還真的有些唐突。

 

タカラトミー  立体カプセル百科事典 ハンティングトロフィーⅢ  EXPO  捻角山羊 精緻度★★★ 塗裝度★★★ マーコール

學名Capra falconeri,偶蹄目牛科, 又名 螺角山羊、齊爾登野山羊、直角野山羊或卡布野山羊,是分散在喜瑪拉雅山西部林地的一種山羊,亦是代表巴基斯坦的動物。
捻角山羊肩高65-115公分,重40-110公斤。雌羊黃褐色,腹部白色,腳上有黑白斑紋。公羊呈淺黃褐色,腹部顏色及腳上斑紋與雌羊相同,面部黑色,頸部及胸部有白色長毛,可長至膝蓋。公羊及雌羊都有螺絲狀的角,公羊的角可以長達160公分,雌羊的則長25公分。
牠們分佈在巴基斯坦的北部地區(尤其是奇特哈爾、狄阿莫及亞斯多)、巴爾蒂斯坦及近奎達的國家公園,海拔500-3500公尺的地方。
捻角山羊的巴基斯坦語名稱意為「吃蛇者」,但牠們其實是草食性的,主要吃草、葉子及其他植物,根本不會吃蛇。牠們是暮晨活動的。雌羊會組成群族聚居,成員多達9頭;雄羊一般是獨居的。
在繁殖季節,公羊會以打鬥來吸引雌羊的注意。公羊們會將角鎖緊,不斷扭轉,直至將對方推倒在地上。捻角山羊的叫聲像家山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捻角山羊定為瀕危物種,在野外的數量只有2000-4000頭。

(以上資料整理自 維基百科 )

有點摸不著頭緒的作品,甚至說出現在此系列有些格格不入。因為要表達長螺旋角的關係,相較於其他作品,就覺得外型有些小;也就是說,為了在有限的扭蛋空間裡容納角的華麗,只好把頭部的比例給縮至最小。皮毛表現生硬而眼神渙散,除了角以外,還真是沒有值得欣賞的部位。

 

タカラトミー  立体カプセル百科事典 ハンティングトロフィーⅢ  EXPO  曼羅芙綿羊 精緻度★★★★☆ 塗裝度★★★★ マンクス・ロフタン

英名Manx Loaghtan Sheep,ka009ka查遍了整個網路,就是不見其中文名;姑且就以譯名稱之為「曼羅芙綿羊」吧。
第一次從扭蛋看見此羊時,還以為只是杜撰的神話式動物;直到上網看了照片後才確信此生物的存在。您可以按 這裡 來看Google上的本尊照片。

曼羅芙綿羊原產於英國的馬恩島,毛為深褐色,通常長有四隻角,有個別的個體具有6隻角或者兩隻角。羔羊時只能隱約看到頭頂上有黑亮的未發育凸起物,待長大時,毛色變淺變白,角才會分開前伸發育長成;另外隻小角位於下方盤旋於眼睛臉頰兩側。母羊的角小,而公羊的角大而強壯。
被毛重1.5-2公斤,毛長7~10公分,羊毛細度46~54支。 面部和四肢無毛。屬於頻危品種,現存不到1500隻母羊。
說到這個馬恩島,就跟這頭四角羊一樣精采。它位於英倫三島與愛爾蘭島相擁的愛爾蘭海,是不列顛群島的中心位置。 也許您知道,英國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組成的,但馬恩島不屬於這些地方。
它現在的島主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沒錯,但島人不認其為女王(Queen),伊麗莎白在這裡的頭銜是領主(Lord)。 因此馬恩島自己有真正的統治者副島主(總督,Governer),同時又有自己的議會和流通貨幣。

(以上文章整理自大陸網站)

 

作品把羊頭做的很具有希臘神話的風格,暗色的塗裝更使其具有沉穩之感。綿羊的毛質也表現得很棒,彷彿是可以抓到整捲毛一樣。

 

タカラトミー  立体カプセル百科事典 ハンティングトロフィーⅢ  EXPO  雄獅 精緻度★★★☆ 塗裝度★★★☆ ライオン

雖然貴為萬獸之王,但作品的虛弱感卻讓人快樂不起來。原本應該氣宇昂揚的大王,做的就真的像是牆上的標本頭。
原廠已經嗆明了這第三彈是系列的最終回(シリーズ最新作にして最終作),那不就表示花豹啦獵豹已經出線無望了?…真是殘念啊。

 

タカラトミー  立体カプセル百科事典 ハンティングトロフィーⅢ  EXPO  水牛 精緻度★★★★ 塗裝度★★★★ スイギュウ

說到本彈的內容,其動物的選擇還真是天馬行空。不曉得是憑老闆的點選,還是原型師的喜好。
有獅有虎有狼,可以說是肉食動物類,亦或考慮到商業指向;但剩下的兩隻怪羊和家畜水牛…,就想不出其關聯性了。
 

這隻水牛也做的很棒,利用乾刷上一層白,讓水汪汪的眼睛與眼瞼絕妙搭配,彷彿可以看到長長的睫毛一樣。

 

タカラトミー  立体カプセル百科事典 ハンティングトロフィーⅢ  EXPO  野狼 精緻度★★★★☆ 塗裝度★★★★☆ オオカミ

因為鼻吻部上兇狠的線條與張牙呲嘴的模樣,讓牠成為本彈最強的一隻;也是系列中ka009ka最喜歡的一隻。若用來改造成狼人的頭也一定很棒。

很想給塗裝滿分,不過因為塗裝時用了具形狀的規尺,讓兩頰的"鬢毛"部分看起來好像黑社會的山本頭。
看了這隻狼突然想到,若是這家公司出了像歐美系列的塑膠動物玩具,就是完整一隻而非只有頭像,那整個業界應該會很熱鬧吧?

 

タカラトミー  立体カプセル百科事典 ハンティングトロフィーⅢ  EXPO  老虎 精緻度★★★★☆ 塗裝度★★★★☆ トラ

口腔裡的舌與牙不懼麻煩的一一到位;高超的塗裝技巧把眼神的殺氣與虎紋的華麗給展露無疑。
不管各方面都表現的極為細緻,對於動物蛋玩愛好者而言,擁有它真的是件很幸福的事…,價格低廉且配率極高的容易入手。

 

タカラトミー  立体カプセル百科事典 ハンティングトロフィーⅢ  EXPO  白虎 精緻度★★★★☆ 塗裝度★★★★ シークレット1:ホワイトタイガー

令人欣喜的隱藏版,與正常色老虎擺在一塊更棒。如果有機台可以扭,我會想把它黏放在冰箱門上(不過磁力似乎弱了些) 。眼睛藍色與鼻子顏色的塗裝,應該要淡些會更自然。

 

タカラトミー  立体カプセル百科事典 ハンティングトロフィーⅢ  EXPO  老虎的頭骨 精緻度★★★★ 塗裝度★★★★ シークレット2:トラ(骨格)

立意良善而令人喜出望外的特別獎,配率也頗高。不過因為材質的關係,可動的下頷可能會像這隻一樣…嘴巴會稍微歪一邊。

 

 奇譚クラブ  日本のいきもの 01  KOW  日本獼猴 精緻度★★★★ 塗裝度★★★★☆ ニホンザル

日本特有種,除北海道和沖繩外,均可見其蹤跡。體長47~60公分,體重8~15公斤;棲息於平原至山地的森林中,雜食性,以果實、花、葉、菇和昆蟲等為食。短尾巴、紅屁股與紅臉為其特徵。族群於某些地區有雪地泡溫泉的習慣(例如長野縣地獄谷),因而有雪猴之稱。

本系列作個人認為第二強的動物(怎麼都是哺乳類啊?),姿態自然、猴手猴腳超擬真,就連黃毛紅屁股都棒。
似笑非笑的表情,帶著說不出的幽默感;歪坐的體態,更有種猴類的輕佻意味。

 

 奇譚クラブ  日本のいきもの 01  KOW  日本棕熊 精緻度★★★★☆ 塗裝度★★★★★ ヒグマ

又名羆、樋熊,學名Ursus arctos。棕熊是種極龐大的熊,古稱羆,體重可達130–700公斤。其中灰熊、阿拉斯加棕熊和墨西哥棕熊都分布在北美。
牠們有著毛茸茸的毛皮,頭大而圓,呈白色、棕色、黑色或雜色;雖然叫棕熊,但是牠們的毛色通常偏灰。背部有塊鼓起來的肌肉,當牠們挖洞時,那塊肌肉便給予棕熊前肢的力量。
牠們有雙有力的前肢,長可達1.5公尺,一掌拍下去足以殺死一頭和自身一樣大的鹿。不像有些大型動物,例如獅子或老虎,熊的爪子不能伸縮,所以牠們的爪子不是很靈活。儘管牠們的爪子不靈活,那巨大的力量還是致命的。。
阿拉斯加棕熊是體型最大的熊,有不少雄性阿拉斯加棕熊體長可達3公尺,體重可達680公斤,世界上最高的熊高達4公尺(是體長不是肩高)。記錄中一頭柏林動物園的熊重達1134公斤。

科學家們至今還不知道棕熊到底在這個世界上統治了多長時間。雖然科學家知道北美洲的棕熊在冰河時期晚期就已經出現,但那時棕熊不是處於北美食物鏈頂級的動物。當時該地區的統治者是更為高大的短面熊。短面熊不經常狩獵,而經常去搶棕熊捕回來的食物。一頭普通大小的短面熊的體重是棕熊的2倍,儘管有些棕熊的體重可以達到800公斤。
同時代棕熊的其他競爭對手如劍齒虎、似劍齒虎和北美擬獅也比棕熊強壯。但劍齒虎只吃大型食草哺乳動物(例如滑巨獸),而棕熊卻以較小的動物為主食,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會捕食大型動物。棕熊不像劍齒虎和短面熊那樣挑食,牠們幾乎吃任何自己能捕到的東西,棕熊也吃植物。
食物範圍狹窄會導致一個物種容易滅絕,當劍齒虎、短面熊和北美擬獅的主食滅絕後,牠們自然就滅絕了。等比棕熊強壯的動物都滅絕,棕熊自然就成為食物鏈頂級的動物了(指在同一棲息地力比自己強壯的動物,但這並不代表其牠地方就沒有比棕熊強壯的動物)。

世界上共有20萬隻棕熊。其中俄羅斯的棕熊最多,共12萬頭。其次是美國,共32500頭。其次是加拿大,共21750頭。在美國的棕熊中,有95%的棕熊都在阿拉斯加州。
其中北美洲西海岸地區棕熊的數量越來越多,而且落磯山脈和北美大草原的棕熊數量也不再下降。在歐洲,共14000隻棕熊生活在十個被隔離的地區,從西班牙到俄羅斯和斯堪的納維亞。英國的棕熊已滅絕,法國的棕熊處在極危狀態,中歐的棕熊也處在瀕危狀態。棕熊是芬蘭的國寶。喀爾巴阡山脈的棕熊是歐洲的棕熊僅次於俄羅斯最多的地方,大約4500到5000頭棕熊。不過北極附近地區的棕熊數量正在減少,北極變暖的問題使生活在較溫暖地區的動物移居到北極,使北極的動物日趨瀕危。

由於棕熊在冬眠6個月時會消耗掉100萬大卡的卡路里,相當於1個美國人1年所需的熱量,因此當牠們從冬眠中醒來時會拚命吃草和凍死的動物屍體來恢復體重和體力,到了初夏則會開始追逐、捕食(棕熊能以近35英哩的速度跑100英呎)年幼的白尾鹿(當季是白尾鹿的繁殖期)。
秋季時鮭魚會逆河而上,此時棕熊會聚集在河口及瀑布捕食鮭魚,有時會為了捕魚的地點而大打出手,鮭魚多的時候棕熊可以只挑熱量最高的魚頭、魚皮及魚卵,因為一顆魚卵的熱量和蛋白質是一顆漿果的25倍,因此常有熊會為了爭奪魚卵而起衝突。到了快秋末時,棕熊會開始大量欇食漿果以做為冬眠前最後的補充,在冬眠時牠們的體溫、心跳甚至是排毒系統都會停止運作,以減少熱量及鈣質的流失,防止失溫及骨質疏鬆。
公熊在交配時期會發生衝突,能和母熊交配的公熊通常都是地方的首領,首領在幾十年後換成其牠的公熊。母熊會在冬眠的洞穴中產下不超過2隻的小熊,小熊需要依賴母熊兩年才能獨立。
 

儘管牠們看起來很笨重,當牠們快跑時時速可達56公里。棕熊不僅快,而且很有耐力。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跑幾十分鐘。當然棕熊也有弱點:儘管棕熊已經夠快了,但是牠們的主要食物之一:鹿,可以以每小時67公里的速度跑幾十分鐘。

棕熊的亞種尚有些爭議,大多數專家認為棕熊有12亞種:
歐洲棕熊、金熊(滅絕)、阿特拉斯棕熊(滅絕)、灰熊(加拿大和美國,是北美洲最常見的棕熊)、喜瑪拉雅棕熊 (喜瑪拉雅山脈、尼泊爾和印度北部)、阿拉斯加棕熊 (阿拉斯加州)、墨西哥棕熊(墨西哥北部,可能已滅絕)、西藏棕熊(中國西部)、日本棕熊(日本北部的北海道)、西伯利亞棕熊(西伯利亞)、東北棕熊(西伯利亞、中國北部和日本北部)、敘利亞棕熊(中東)、戈壁棕熊(蒙古)、北極熊(北極圈區域)。因北極熊和棕熊雜交能產生有繁殖能力的後代,以生物學嚴謹的分類來說,北極熊為棕熊的亞種應無疑義。
 

(以上整理自維基百科)

本作中ka009ka個人最愛的一隻,也是認為本系列(日本生物1)最強的一隻!
原因一、小小扭蛋卻有大動物的氣勢,原因在於其厚重而有層次的塗裝;特別是眼窩的煙燻妝。
原因二、分模線漂亮,玩家只需一個組合頭部的動作即可。
原因三、不管從哪個角度拍照都很有感覺,足見其完成度之高。
 

 

 奇譚クラブ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 小笠原  KOW   木村和未  小笠原狐蝠 精緻度★★★★★ 塗裝度★★★★☆ オガサワラオオコウモリ

英名Bonin flying fox 或Bonin fruit bat,其他中文別名則為果蝠、小笠原大蝙蝠。背景植物タコノキ(蛸の木、露兜樹),查了一下應該是英名為Screw pine的林投。(剛開始以為是小芭蕉@@)

タコノキ( 林投 Screw Pine),學名 Pandanus odoratissimus Linn. f.。又叫露兜樹、華露兜假菠蘿、野菠蘿、山菠蘿、婆鋸筋、豬母鋸、老鋸頭、勒古、水拖髻。
原產於太平洋熱帶地區海岸及各島嶼和印度, 分佈於 全島海邊,生於村旁、路邊、山谷、溪邊及濱海地區。
林投的用途廣泛,為優良的防風定砂植物,為常見的海岸植物,生長在海岸林的最前線,常成叢聚生,構成海岸灌叢的一部份。
果可食,其聚合果由多數核果組合,狀似鳳梨;核果外部堅硬,基部軟,中有纖維質能隨水漂流,裡面是種子,味甜可食。其莖頂芽稍可做菜餚,味如春筍。
藥用性味甘、淡、涼。葉之功效為發汗解表,清熱解毒,利尿。根可治感冒發熱,腎炎水腫,尿路感染、結石,肝炎,肝硬化腹水,眼結膜炎;果能治痢疾與咳嗽;果核治睪丸炎,痔瘡。孕婦忌服。

 

在現實生活中,黑壓壓的動物本來就不易仔細端詳與觀察;若要做成扭蛋,不就難上加難? 但KOW做到了,請聽在下娓娓道來作品的好。
1. 配色棒。黑色狐蝠與綠黃色的林投相配煞是好看;顏色單調但細節不馬虎。
2. 明明是同一塊塑膠,但身體的毛感,與蝠翼就是可以不一樣;它的薄蝠翼讓人想到金龜子那折在鞘翅裡的模樣。
3. 用攝影的框架方式來構圖。植物不需整棵做出來,但仍可有著比狐蝠要大的存在感。

 

 

 奇譚クラブ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 鳥羽水族館立体コレクション3  KOW    儒艮 精緻度★★★★ 塗裝度★★★★ ジュゴン

雖然五官不明顯,顏色也稍顯暗沉(好像在寫自傳);但在天才原型師KOW的巧手下,還是讓作品不陷於普通之流。圓弧造型的脊背,配合著嚼食海草的模樣。而尾巴並沒有尋常的水平,海草叢也力求分明的描繪出有海流的動態…要說缺點的話,大概就是那巨大明顯的分模線了。

鳥羽水族館的儒艮是和海水動物們在同一水槽,而海牛則是和淡水魚類放在一起。

 

 海洋堂  日本の動物コレクション7 八重山諸島/ヤマネコの島     松村しのぶ  西表山貓 精緻度★★★ 塗裝度★★★☆ イリオモテヤマネコ

體長50~60 cm、尾長23~24 cm、體重3~5 kg。學名: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iriomotensis,又稱西表貓,是棲息在日本琉球列島八重山群島中西表島上的一種貓科動物。在發現之初,被認為是新物種,後來認定是豹貓的亞種,稱為「豹貓西表亞種」

在當地的方言中,西表山貓被稱作「ヤママヤー」(山裡的貓)、「ピンギーマヤー」(逃走的貓)及「ヤマピカリャー」,可以得知西表山貓並不是由家貓野生化而成的野貓。1965年3月,動物作家戶川幸夫收集到了西表山貓的頭骨及毛皮標本,並進行相關研究。1967年捕獲了野生個體(公、母貓各一)。同年,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館長今泉吉典,將西表山貓作為新品種命名,在學會上發表。
在當時,前一次發現野生貓的新品種已是70年前的事情,因此這被當作20世紀生物學上最大的發現。而西表島的面積只有約290平方公里,這也是世界上有山貓存在的島嶼中最小的。
體型殘留原始的特徵,比一般貓略為粗胖,軀幹很長,四肢粗且短。身體背面、側面為暗褐色,腹部較淡,側面在灰褐色的部份有不明顯的暗色小斑紋散布。肉墊比一般貓大,尾巴也很粗,尖端有些許毛成簇,使得外觀上看來更粗。鼻樑很大,眼睛周圍有白黑條紋。耳朵很圓,尖端沒有耳殼裡的前頭房毛。耳朵背面和許多山貓類同樣有被稱呼為「虎耳書斑」的黑色邊緣以及白色斑紋。牙齒28個,較一般貓少了一對上顎前臼齒。
其生活方式至今尚未明朗。除繁殖期會成對行動外,平時均單獨生活。主要在沿岸地區高度較低的區域生活,喜歡濕地和川邊。平時在地面生活,但會爬樹及游泳。食物來源廣泛,會捕食鳥類、鼠類、蜥蜴、蛇、青蛙、蝦、小河蟹、昆蟲等,有時也會捕捉幼野豬,也有潛水捕捉獵物的習性。被人圈養的西表山貓「ケイ太」除了肉類以外,每天也吃嫩草。多數山貓可以迅速確實的以獠牙插入獵物的脊髓來殺害獵物,但還不確定西表山貓是否也是如此。在島上沒有天敵,為唯一的肉食哺乳類動物,位於島的食物鏈的頂點。
一般認為在飼養下的壽命為8-9年,野生更短。在1979年,一隻出生後約五週大的雄性幼貓「ケイ太」與父母貓走散,被送到沖繩兒童國家動物園水族館飼養,最後衰老而死,共活了13年。

作品採用了罕見的仰望天空之姿,如果能強調是貓科動物要起身躍起前的一刻就好了…。
而且可惜的是,雖然脖子與臉部都大面積的嶄露了出來,但塗裝精緻度卻差強人意。如果同樣要收西表山貓,還不如收琉球物產那隻還比較美。

 

 

 奇譚クラブ  ネイチャーテクニカラー 南極  KOW  豹海豹 精緻度★★★★☆ 塗裝度★★★★☆ ヒョウアザラシ

學名Hydrurga leptonyx,又稱豹形海豹或豹斑海豹,屬於海豹科,是豹海豹屬的唯一一種。豹海豹在南極地區是僅次於南象海豹的體型第二大的海豹。虎鯨是豹海豹唯一的天敵,平均壽命約為26年。
豹海豹體型大,背部呈深灰色,腹部呈淺灰色。頸部白色有黑色斑點,有點像豹紋而得名。雌性一般較雄性大。雄性長約2.8米及重320公斤,而雌性則約有3米長及重370公斤。體型較大的雌性可以長達3.5米及重400公斤。
與其他的海豹相比,豹海豹是高度演化的關鍵捕食者。雖然牠們是真海豹及以後肢來游泳,牠們亦有強壯及高度發展的前肢,像海獅及海狗般的運動性。這就是一個趨同演化的例子。像海獅科般,豹海豹是淺水的獵人,不會像其他南極海豹(如韋德爾氏海豹及象海豹)進入幾百米深的深海搜尋魷魚。豹海豹的顎骨異常的鬆,可以張開多於160°來咬大型的獵物。
像大部份的肉食性動物,豹海豹的犬齒很鋒利,但臼齒則互扣來篩出南極磷蝦。牠們的視覺及嗅覺都是高度發展的。這些感官連同其流線形的身體,牠們可以在水中快速的游走,以避開其獵食者。
豹海豹生活在圍繞南極洲的海洋。在夏季時,牠們差不多會於所有的時間在周圍的堆冰獵食。在冬季,牠們會向北前往亞南極群島。有時個別的豹海豹會出現於南美洲、澳洲及紐西蘭的南岸,最遠達至庫克群島。幼海豹很多時會在北方出沒。
豹海豹一般都是獨居的,在交配的季節才聚集在一起。雌性會在冰上掘坑,經過9個月的妊娠期後,約在南極洲夏季時產一胎幼海豹。牠會保護幼海豹直至牠有能力自己覓食。豹海豹是很大膽、強壯及好奇的動物。在水中,牠們會與企鵝玩耍。

豹海豹吃多種的生物,幼豹海豹會吃磷蝦、烏賊及魚類,較大的則吃國王企鵝及皇帝企鵝,較少有的會吃食蟹海豹。

當獵食企鵝時,豹海豹會差不多完全沉入水中在近冰塊邊巡視,等待牠們進入海中。豹海豹會捉住企鵝的腳,激烈及重複的將牠拍打水面,直至死亡為止。過往有指豹海豹會吃獵物前將其剝皮,其實是利用咬住企鵝後甩頭的方法,把企鵝的皮毛活生生給脫扯下來;因為海豹並不吃皮毛。
 

2003年,有報導指豹海豹將科學家Kirsty Brown拖入水中導致其死亡,這是頭一宗豹海豹令人類死亡的個案。
 

(以上整理自 維基百科)

作品生動的程度讓人感動,所以ka009ka不禁想要做個gif動畫檔。俯視時可以發覺這由上至下,由淺到深的螺旋式構圖,而逃出底座範圍外的企鵝,更顯出食物鏈中迫切的壓力。
什麼都好,就是豹海豹的口腔牙齒過於平凡,少了些尖銳的犬齒來更襯托這千鈞一髮。

 


 

↑這段有趣的影片,是攝影師與豹海豹的奇遇。原出處 國家地理頻道,中文字幕 BY ABC Translation

 

 キタンクラブ  PUTITTO ハリネズミ    刺蝟(胡椒鹽體色-B款) 精緻度★★★★ 塗裝度★★★☆ ソルト&ペッパー B

又名針鼠、蝟、猬、彙、英名 Hedgehog.
刺蝟是屬於哺乳動物中的蝟形目。最普遍的刺蝟種類是學名為「歐洲刺蝟」的普通刺蝟,廣泛分布在歐洲、亞洲北部,在中國的北方和長江流域也分布很廣,這種刺蝟冬天冬眠,在蘇南民間又被叫做偷瓜獾。
刺蝟在夜間活動,以昆蟲和蠕蟲為主要食物,一晚上能吃掉200克的蟲子,消滅害蟲因此有利於農業。和豪豬不同,刺蝟的刺不能脫落。刺蝟一般能抵抗許多種毒物,但無法抵抗殺蟲劑,有時因誤食被殺蟲劑殺死的蟲子而中毒身亡,也因為行動緩慢,有時會被高速行駛的車輾死。刺蝟的主要天敵是貂、貓頭鷹和狐狸等食肉動物。
一般刺蝟能存活4-7年,但作為寵物的刺蝟,據記載有曾存活達16年的。刺蝟體肥矮,爪銳利,眼小,毛短,渾身有短而密的刺,遇敵害時能將身體捲曲成球狀,將刺朝外,保護自己,剛出生時刺軟眼盲。
普通刺蝟不宜作為寵物飼養。作為寵物的刺蝟是由普通刺蝟和非洲的「四趾刺蝟」雜交培育的,不冬眠,個頭較小,不耐寒。有部分國家禁止將刺蝟作為寵物飼養。

(以上整理自 維基百科)

 

在日本寵物店中,刺蝟分為這幾種:

・スタンダード(ソルト&ペッパー)正常體色(胡椒鹽)
・シナモン 肉桂色,膚色粉紅而黑眼珠。
・シニコット 比肉桂更淺色偏茶色,眼睛為紅色的白化種。
・アプリコット 比"シニコット"更淺,眼睛也趨於草莓果醬色。
・アルビノ 白子,眼睛為鮮紅,體弱多病。
・ホワイト 刺毛為白色,但眼珠正常黑,也是體弱的品種。
・パイド 刺毛雙色(前半與後半段異色),價格為所有刺蝟中最高。

 

作品將杯緣的優勢與刺蝟充分的發揮,紅色番茄不僅有更易於固定杯緣之外,也有配色點綴之效。

 

 

★下一頁,朝隈俊男的「 犬の生活」登場!

 

回鶴齋藏書首頁 到本館入口! 到本篇文章最上端 到下一間展覽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