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樽
→我們的導遊是很厲害的,藉由有效率的路線安排,把該到的景點都一次逛完後,省下3小時的時間讓我們在小樽玩樂。相信參加過北海道團的都知道…這是多麼的奢侈啊!
這是剛進入小樽市區時,看到的啤酒廣告馬車。馬兒好像發現了路旁甜美的小草,所以就自顧自的低頭嚐鮮了起來。
←正17度與負4.5度的差別。Abby不愧是飛腳之后,具有如同鴿子般犀利的方向感與記憶力。特別是在小樽,哪家店上次來過,整個市中心有好玩的地方,堪稱比在自己所住的都市還熟。
→這是小樽運河最具代表的拍照景點。在來往遊人者眾下,幫我們拍照的同團大哥,耐心的讓閒雜人等清空。我一向仗著數位編修而不管這些;還好這張能得到這個空檔。因為複雜的欄杆和筆直的公園椅,會讓利用印章功能來修掉閒人的工作,變得相當吃力不討好。
←這條運河旁的小徑,上次來因為大雪而冰封。所以即使已經來過,在不同季節就是有不同的風情與樂趣。
→這是從上上張照片的對岸望回去。沿著運河繞這一大圈,拍照取景連同逛店,花了我和Abby25分鐘。因為是跟團,所以一定要在最短時間內,奪得最大收穫--所以飛腳是旅行必備的神器之一。
←在小樽冬季篇中,我們極力推崇的燒烤店「運河倉庫」,在雪融時竟然是如此有活力!剛好又有人力車掠過,更是突顯了季節更迭的情境。
→小樽當家地標之一的蒸氣鐘,位於音樂盒專賣店之前,每15分鐘響一次。我在此駐足了一會兒,就是為了聽一聽它老大的汽笛聲…結果只有短短的4個音符。
←上次我們來到這家賣巧克力的名店時,已經夜幕低垂。在今日天氣晴朗之下得見,更見其優雅高尚。
→寫到這裡時,一隻不知名的小鳥突然飛來佇在窗前…雖然時間不長,卻讓我快樂了好久。
這家位於音樂館隔條路的商店外牆上,有隻可愛的3色貓﹙日本稱為三毛﹚。俏皮的腳印與友善的表情,吸引了來往的眼光;不過竟然沒發覺,這也是家賣個性商品的店,等到回家整理後才赫然發現!
這樣倒好,可以留個下次造訪的伏筆。
←冬天門前的雪人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賣風鈴的攤子;不過生意感覺上卻沒有寒冬時來的好。
→我們在這間郵局,買了兩張有幻燈片的明信片寄給自己。郵票是北海道風情,明信片圖案是小樽的運河夜景。這是我們出國常做的,雖然買郵票寫地址是件麻煩的事,不過在回國後還能回憶當時的情形,並期待小小明信片的歸來,使得旅遊的時程似乎拉長了。
另外一提的是,郵局的小姐真的真的很親切!讓我誤以為到了私人企業…﹙以下請自己揣測我想說什麼﹚
←小樽工房講求的是自然主義,裡頭的自製音樂盒只要日幣1050元。雖然是些取自天然的木頭乾燥花,卻讓指尖接觸到最直接的自然。當Abby發現可以自製時,一直鼓勵我做一個。不過當時靈感一直沒有,而且會花掉很多時間,所以一直遲遲不肯下手。但她卻叫我先用素材排排看,等到靈感來時她再去付錢。老闆娘也很妙,就讓我們兩個外國人,單獨在位於門市後頭的花材教室,隨便玩而不加干涉。
後來完成後,我們另外又買了些鋸好的木輪,可以和阿寒湖畔撿來的樹枝搭配,做些樸拙的飾品。
↑請看第一和第二張照片,弟弟說很像將太捏壽司的模樣﹙不是像柏原崇﹚。剛好這裡是小樽,我就欣然接受這種說法了。
右邊則是完成圖,主題是「站在白樺樹頭的呆呆鳥」。原本以為這樣就是材料工本費1050,但是沒想到背後還可以黏一個自選的拉式音樂盒。我選的是平井堅重唱坂本九的「仰望星空」﹙見上げてごらん夜の星を﹚,各位可以點選
右邊的「PLAY」聽聽看,我把它錄成了mp3的檔案。
為了點上眼睛,我向老闆娘借麥克筆畫黑。沒想到她不厭其煩的把電烙筆加熱,還拿了一片木頭讓我試畫;實在很感動這種貼心又替客人著想的舉動。
↑兼具古蹟景色與優雅風光,好玩而各具特色的商店…小樽是我們最喜歡的人氣都市。
→相同的建物,不同的季節,差異的時間,還有再次造訪的熟稔。
←本來要買木頭熊熊的類似商品﹙請參閱陽台上的一隅7月8日﹚,在冬季篇裡讓我們大失血的名產商店「水芭蕉」,這次卻讓我們空手而回。
﹙請注意外牆上那位攀爬的人形,算是水芭蕉的廣告牌吧﹚
→專賣石雕品的「石之藏」,外頭擺了麵包超人和死對頭細菌超人的石雕像,妙的是只有正派的麵包超人有椅子可以坐著合照。
之前曾在新聞上看到,台灣的中台禪寺有個著名的小叮噹多啦A夢石像,因為風格類似此麵包超人,不禁懷疑它也是出自於此。
←請看右邊那位著西裝彎腰撿拾煙蒂的先生。不管他是鄉民或維護清潔團成員,實在令人感動那份為地方好的熱誠。小樽在傳統漁業沒落後,靠的就是觀光業的吸引,乾淨舒適的街頭加上各具特色的商店,哪有不吸金的?為了向他致敬,特別做了一些處理讓他發光。
→北一硝子各分館都具有特色,連冰淇淋也不例外!這是「六色霜淇淋」,富有味道相當濃郁的6種口味:
哈密瓜、葡萄酒、牛奶、抹茶、巧克力、薰衣草。雖然一隻450,不過全家四口都嚐了一下。﹙用湯匙挖,不是一人舔一口﹚